關鍵字:平均餘命
-
COPD是什麼病? 改稱「肺阻塞」簡單好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58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余忠仁表示,歷年來,在推廣慢性阻塞性肺病衛教時,最大困難就是民眾對疾病認知度和記憶度不高,因為「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COPD」等疾病名稱,難以記憶及理解。
-
為減輕巴金森氏症患者負擔 健保放寬醫材給付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986拳王阿里與巴金森氏症搏鬥卅二年,日前逝世,結束傳奇一生。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症是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仍無確切發病原因,患者會步伐遲緩、手抖、臉部僵硬如撲克臉,雖不會直接致命,卻可能演變成失智症或嚴重失能臥床。 -
迎接9年後超高齡社會 產官學聯手活躍老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470目前台灣65歲以上人口約293萬人,2025年將達473萬人,比目前多了178萬人,楊志良表示,預估2018年老年人口約14%,共344萬人,進入高齡化社會,2025年老年人口占20%,進入超高齡社會。不過,15至64歲的勞動人口將減少138萬人,現今失能人口約75.5萬人,而長照計畫僅對16萬失能人口提供補助,到了2025年,失能人口成長至100萬人卻可能面臨財政短缺與人力緊縮等迫切的問題。 -
台灣長壽人口增多 我們的長照未來在哪裡?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825由衛福部發佈的 103 年衛生福利年報得知,我國人民的平均餘命(壽命)自10年前女性突破80歲後,仍一路節節上升,國人平均餘命剛好達到80歲。然而,當我們詢問周遭長輩,甚至我們自己希望的歲數時,卻不一定會聽到80歲以上的答案,原因很簡單,我們擔心健康問題。 -
肺癌復發率高 癌友定期追蹤不可少
癌症新知 / 肺癌4319新光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張益誠表示,近年來預防性切除,已成抗癌趨勢,不過並非任何腫瘤都適用。臨床研究顯示,肺腫瘤在初次切除後且病人長期存活的情況下,二次原發性肺癌再發機率仍有10%,一旦再發,無法採取預防性切除。 -
日本女性平均86.83歲 刷新世界最長壽紀錄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60厚生勞動省分析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延長,主因是醫療進步,得以降低日本的3大死因(癌症、心臟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厚生勞動省每年都會計算各地區和各年齡層的人的「平均餘命」(未來所能存活的預期壽命),而目前剛出生0歲寶寶的平均餘命就相當於「平均壽命」。 -
阿茲海默症近七成為女性 研究發現與基因有關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677然而,現在有最新的研究推翻了這個說法,認為是基因的緣故,讓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美國Stanford大學研究人員分析了大約8,000多位帶有一種基因變異患者的資料,而這一種以上的基因,是科學家們早就知道會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的基因。 -
最友善癌症:攝護腺癌 高齡患者慎選治療方法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309台中榮總泌尿科主治醫師李建儀表示,與其他主要癌症相較,攝護腺癌病程發展較慢,對治療的反應也較慢,治療期程也因此拉長許多,即使發生骨轉移,患者平均也有3至4年多的存活期,惡性相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