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少量多餐
-
抗癌補充體力只喝精力湯 熱量攝取不足恐阻礙治療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362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王依屏表示,許多癌友對於「吃」無所適從,存有許多迷思,例如,不能吃得太營養,如果太胖會讓癌細胞吸收營養跟著壯大。此外,國人常認為湯才是營養最精華所在,因此只喝湯來補身體,但不吃魚肉或雞肉,體重就會快速下降,且肌肉量越來越少,讓抗癌之路更難行。 -
懷孕初期吃不下、想吐? 學會這6招擺脫孕吐不適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972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區慶建表示,在懷孕初期,孕婦體內的荷爾蒙產生變化,包括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增加,刺激黃體素分泌。區慶建醫師表示,當體內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指數較高,好處是較不容易流產,但若分泌濃度過高,就容易誘發孕吐。黃體素會減少子宮肌肉的收縮,降低流產的機率,但也會減緩胃部肌肉的收縮,導致食物停留在胃部的時間增加,引發脹氣、噁心及想吐的情況。 -
孕吐、分泌物變多、下肢水腫 孕媽咪3大困擾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525懷孕嘔吐感是正常的現象,不過,大部分都是懷孕初期,但有人懷孕3個多月仍會孕吐且口水變多。敏盛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許明信指出,孕吐與體內賀爾蒙改變有關,心理因素也能造成孕吐,建議孕婦保持好心情,少量多餐,避免吃油膩食物,就能減少孕吐。 -
嬰兒餐餐溢吐奶 新手爸媽這樣做不必忙翻天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4小嬰兒也會胃食道逆流?小兒科醫師指出,嬰兒溢吐奶相當普遍,這是正常生理現象,直到滿周歲才會逐漸改善,部分家長以為減少奶量,就可改善溢吐奶,反而適得其反,寶寶可能因為肚子餓而哭鬧激動,更會吐奶,甚至影響發育。 -
食道卡卡難吞嚥 她瘦成紙片人因為這個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3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陳政國表示,「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成因不明,平均每20萬人約1至2人罹病,好發於30歲至50歲。由於下食道括約肌持續性收縮、無法放鬆,導致患者出現漸進式吞嚥困難,伴隨胸痛、嘔吐、胃酸逆流、營養不良等症狀。 -
他切除全胃不敢吃甜食 胃癌食譜滿足需求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4204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癌症報告顯示,全球胃癌死亡人數排名第三,僅次於肺癌和肝癌;衛福部新癌症登記報告也指出, 103年台灣胃癌發生人數為3786人(排名第9),死亡人數為 2350人(排名第5),近十年胃癌死亡人數仍居高不下,而主要原因就是 病患確診時多已為晚期胃癌。
-
改良式胃繞道手術 減重不必餓肚子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4055對於試過各種減重方式屢屢失敗,甚至自嘲連呼吸、喝水都會胖的人,最後都不得不尋求手術方式改善。安和美醫美外科診所丁大中醫師表示,新型改良式胃繞道與傳統胃繞道手術略有差異,傳統胃繞道手術是將胃和食道連結部位截斷,將食道接到小腸,讓胃逐漸縮小失去作用;改良式胃繞道手術則不將胃和食道截斷,採另闢一條新路徑的作法,將食道接到小腸,讓食物直接從食道進入小腸,不經過胃部消化作用,使食物吸收率降低,長期下來胃容量變小,食量也變少,進而達到瘦身目的。 -
三分之一大腸癌患者 是「吃」出來的
癌症新知 / 腸癌3645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宜辰表示,大腸癌致病因子包括飲食、運動、家族基因、年齡及性別。此外,不愛運動,或家人罹患大腸癌、年齡較高及男性,都屬於大腸癌高風險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