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小細胞肺癌
-
109年新增健保給付新藥 超過10萬病友受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642健康保險署組長戴雪詠表示,108年健保給付超過34種新藥,且擴增了18類疾病藥品的給付範圍,當中又以癌藥比率最高,占了40%,範圍涵蓋乳癌、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胰腺癌等12種癌別。 -
小細胞肺癌6成活不過1年 免疫療法開啟治療新契機
癌症新知 / 肺癌5252為何小細胞肺癌如此凶惡?李岡遠解釋,主因在於發現得太晚,逾7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擴散期,且有9成不適合手術。由於復發機率高,癌細胞增生快,疾病惡化快速,明明腫瘤還很小卻已轉移出去,臨床顯示,近5成患者腦轉移。 -
三陰性乳癌易轉移復發 免疫療法提升存活率
癌症新知 / 乳癌4721何謂三陰性乳癌?乳癌依據癌細胞上特定接受體的表現,又可細分為不同的種類,一般可分第2型人類上皮生長受體(HER2)、荷爾蒙類的動情素受體、黃體素受體等3大類,當腫瘤細胞在這3種受體表現都呈現陰性,就屬於「三陰性乳癌」。 -
膀胱癌末患者福音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納入健保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5582膀胱癌在臺灣男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9,症狀以肉眼可見的無痛性血尿為主,分布的年齡層以40歲以上中老年為主,男女比例約為55比45,早期的膀胱癌(非肌肉侵犯型)治療方式,以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加上術後膀胱化學灌藥為主;局部晚期膀胱癌(肌肉侵犯型)以全身性化學治療加上放射線治療,或是根除性膀胱全切除手術為主;轉移性膀胱癌(淋巴轉移、臟器轉移或是骨頭轉移)則以全身性化學治療為主。 -
健保給付免疫療法 3成癌友病情見好轉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989目前健保給付3款癌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針對8種癌症、11項適應症進行治療,截至8月31日,經審核通過的病患中,共有268人用藥超過3個月,得以進一步分析用藥成效,其中88人用藥情況良好,可以續用;188人因為死亡或是病情惡化、無法耐受毒性等原因而中途結案,終止治療。 -
空汙提高肺癌罹患率 基因篩檢可望提供精準治療
癌症新知 / 肺癌3081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胸腔內科主任涂智彥指出,肺癌可分成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等2大類,其中8成5屬於非小細胞肺癌,以肺腺癌最常見。目前已知的肺腺癌致病基因有許多類型,EGFR基因突變為最多,約占5至6成,至於ALK、ROS1及BRAF所占比率都小於5%,隨著藥物進步,不論哪種致病基因突變,均有相對應的藥物可供治療。 -
肺癌患者晚期確診比例高 第一線治療是重點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410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臨床指引將免疫療法列入標準治療,建議在晚期肺癌第一線治療即可使用。ASCO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1項研究報告則發現,免疫療法合併化學治療,效果更為明顯。 -
不吸菸也會罹肺癌 醫師提醒這些族群要注意
癌症新知 / 肺癌3380台灣肺癌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主,又可分成腺癌、鱗狀上皮癌及大細胞癌。統計顯示,抽菸者罹患肺癌以鱗狀上皮癌居多,較少為肺腺癌;但目前國內肺癌患者約有一半並未抽菸,且大都罹患肺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