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家族遺傳
-
戽斗矯正應把握治療黃金期 醫:9至12歲無須拔牙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5328牙醫師宋慧玲醫師指出,過去在門診中,就曾遇過1對姊弟都因家族遺傳而患有戽斗問題。姐姐前來就診時,年齡已17歲,骨骼發育處於完全定型狀態,無法藉由單純矯正達到效果,必須透過施行正顎手術才能改善。至於年僅9歲的弟弟,幸運地正處於黃金治療期,在經評估後立即施行齒顎矯正,過程相當順利且成效完美。由此可見即早評估,即可治療的重要性。 -
消除醜疤怪 蟹足腫患者不再怕疤痕增生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6047一般來說,疤痕種類區分為成熟型疤痕、肥厚性疤痕或是蟹足腫。不論是因為痘疤、外傷、手術或任何原因,身體的傷口癒合後形成的組織,就是疤痕組織。很多患者看到傷口沒有收好,有不美觀的凸起,就以為是「蟹足腫」。 -
全基因體定序分析變異 助罕病患者預防及規劃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876國衛院博士蔡世峯指出,目前已完成139個家族之病人及其家屬的全基因體定序,透過此技術補足現階段檢測方式未能找出的疾病位點,提高檢出率。目前罕見疾病的檢出率為63.3%,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等待時間及無效治療的機率,是罕病患者的一大福音。 -
告別自發性顫抖症 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可改善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28神經內科醫師洪千岱表示,原發性顫抖係因神經退化,造成身體不同部位持續性顫抖,沒有具體的潛在原因,在老年人中最常見,但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超過一半以上的原發性顫抖病人有家族遺傳病史,目前預估國內約有40萬名患者,其中有10萬人的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除了無法準確握筆寫字、拿杯子容易把水灑出來,操作比較精密的事務,如拿鑰匙開鎖,對他們也是很大的挑戰。 -
漸凍人照護中心 整合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醫療需求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08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於民國95年10月15日,在邱文祥院長鼎力支持下,由黃啟訓主任成立亞洲第1個漸凍人的專責照護中心「祈翔病房」,結合專業醫護團隊照顧這群醫療弱勢的病人。病房成立至今,累積了許多漸凍人特殊照護的經驗,而病房醫護團隊仍定期進行在職訓練,以提供更好的照護服務。 -
漸凍症9成原因不明 微型核糖核酸可評估發病風險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44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陳俊安副研究員指出,其正式名稱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屬於罕見疾病,至今致病原因仍不明,僅有1成病患屬於家族遺傳。 -
乳篩工具有7種 黃星華醫師健康開講說分明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509乳癌可藉由「分期」界定癌細胞在體內的範圍,第0至3期都屬於早期乳癌,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都有70%以上,但進入第4期後存活率大幅跌至24%,證明「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對於病情控制有重要的影響。目前乳房篩檢的工具分7種,其功能性不盡相同,黃星華簡單分析各個方式的原理及優缺點,讓處於不同年齡、風險族群的民眾能充分了解,並選擇當下最適合自己的篩檢方式。 -
乳房出現小紅疹 竟是癌細胞侵犯脂肪組織
癌症新知 / 乳癌63751名42歲女性洗澡時在左乳房外側上疑似摸到硬塊,最初直覺是伴隨生理期的乳房腫脹變化,不以為意;時隔半年,乳房的皮膚上開始出現小紅疹,硬塊也愈來愈明顯才到醫院檢查。透過超音波與動態磁振造影,起小紅疹的真相,竟是乳癌侵犯到脂肪組織,影響到表面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