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家庭照顧
-
衛福部擴大照指員申請 每月最高12小時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523社家署副署長陳素春表示,我國高齡化趨勢,家戶人數持續減少,家庭照顧者面臨了長時間照顧、缺乏照顧替手、照顧負荷及壓力,並欠缺照顧知能等,不少家庭急需照護人力。 -
為照顧失能失智家人 每年有13.3萬人選擇離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60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表示,許多民眾抱怨長照服務項目眾多、難懂,且各縣市差異大,上網也不知道該怎麼查,這也說明了為何政府長照推得這麼辛苦,但民眾卻無感,多數遲疑、觀望。 -
加強出院準備計畫 患者返家可銜接長照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74衛福部照護司長蔡淑鳳表示,為了結合長照與醫療服務,衛福部原本就擬定了出院準備計畫,針對長照2.0服務對象,要求院方在患者出院前3天,評估患者可能使用到的長照資源,並協助轉介,患者出院就可直接銜接長照。
-
如何快樂陪伴老人? 《不老陪伴指南》告訴你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351家庭照顧者亟需他人的支援,此外,照顧者自己的觀念也需要翻轉。身心科許正典醫師從臺安高齡身心門診累積近10年的看診與會談經驗,在新書《不老陪伴指南》中,提出老人家就是要「養尊處優」的觀點。「養尊」是老人家自我價值維持與自尊自重的維護,照顧者需讓老人家適度保有生活的自主性。而「處優」就是經常討論的養生、健康與財務規劃等,如何優渥、優雅地過老年生活。 -
兄砍斷精障妹頭 長期照顧者獨自承受釀悲歌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662般而言,多數人發現自己的家屬罹患精神疾病時,會感到不知所措,可惜在地方各縣市衛生所關懷人力不足,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家屬無法得到喘息的機會。台北市心生活協會認為,因為政府以「醫事」為思考主體,未考慮到長期性的生活壓力需要社政、照顧和社會心理支持。 -
家庭照顧者飲食調查 近八成希望提供送餐服務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573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研究發現,照顧者平均照顧失能、失智家人約9.9年,每天平均照顧13.6小時,幾乎沒有自己的休閒時間。「家庭照顧者飲食狀況」調查發現,近八成家庭照顧者希望長照體系提供「送餐服務」,減輕負擔。五成五的受訪者表示,「自家烹煮」平均花費1小時,讓照顧者感到困擾是「準備時間匆忙」、「覺得營養不夠」等。 -
癌友需求調查 逾8成身心壓力大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684癌症希望基金會疾呼,「癌症非絕症」,病友應重視與解決身心問題、積極治療。期望全民捐款支持,盼募款500萬,讓癌友及家屬能在身心社全程的照護下,活得久、活得好。 -
長照2.0擴大服務 近74萬人受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024衛福部次長呂寶靜指出,長照十年2.0計畫以長照十年1.0計畫為基礎,擴大服務對象、擴增服務項目、提高服務時數、發展創新服務,提升服務涵蓋率,原本不到三成五,希望能夠擴大至五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