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安寧緩和醫療
-
留下心聲創造新生!器官捐贈紀念日 溫暖捐贈者家屬心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168衛福部於104年擇定每年6月19日為我國的「器官捐贈紀念日」,以感念器官捐贈者及其家屬的無私奉獻,而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下稱器捐病主中心)於今(113)年6月15日,在臺北市立大學中正堂舉辦「2024 NEW LIFE 心聲.新生器官捐贈紀念日音樂會」,為捐贈者家屬、移植者及國人帶來一場充滿療癒能量的音樂盛宴。 -
預立醫療諮商將納健保!最快明年上路 這類人優先受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559台灣於4年前制訂亞洲第1部《病人自主權利法》,成為亞洲先驅,但最近統計顯示,僅6.2萬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意願書」,原因在於相關照護諮商屬於自費,費用約在3000元。為此,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最快明年將諮商費用納入健保,首波適用對象為末期病人、嚴重失智及漸凍人等11類公告罕病範圍,一生一次。 -
淡水馬偕允2喵星人造訪「31病房」 出版繪本溫暖人心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093醫院被喵星人造訪,之後住下來當病患的支持者!淡水馬偕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1樓的放射腫瘤科病房,又稱31病房,長期以照顧接受癌症緩和支持照護病人為主。31病房與其他病房不同,擁有花園造景與庭園綠意,還可看到小松鼠在園內跳躍。不過在2019年來了1隻白貓,在疫情爆發前夕又有小黑貓到訪。不捨兩貓在外流浪,院方「收編」兩隻貓並且取名為「31」與「33」。從此以後「病房有貓耶」成為小朋友看到牠們的第一句話,並且成為繪本的名稱。 -
《病主法》邁入3週年 你了解什麼是病人自主權利法?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141亞洲首部以病人為主體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以預立醫療決定的方式保障當事人的善終權。立法院榮譽顧問、現任病人自主研究中心(簡稱病主中心)執行長的楊玉欣委員在病主法邁入3週年時刻,帶領病主中心團隊串聯康健雜誌、陳建仁前副總統、作家張曼娟、知名主持人于美人等24位社會影響力人士,推出公益書籍《如果還有明天》。 -
自己的人生自己作主 世界安寧日盼推動緩和醫療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547世界安寧日於2005年正式由英國Help the Hospices組織促成,全球共有500多個國家,將「世界安寧日」訂在每年10月第2個星期六,由世界安寧療護聯盟(Worldwide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Alliance)訂定不同主題,號召全球發展安寧療護的國家及地區,以不拘形式、規模的宣導活動向各界傳達對安寧療護和善終的心願與堅持。今年度世界安寧日主題為「緩和醫療:我的醫療,我作主」,期待安寧療護的推展能讓全世界看得見。 -
國內第1例孕婦肝臟移植 術後成功誕下寶寶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24林口長庚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李威震表示,肝臟移植手術複雜且屬高風險,如果在懷孕的狀態下進行,另需考量胎兒的安全性,確保術中胎兒心跳、血壓穩定,否則可能導致胎死腹中。不過查閱國內外文獻,孕期中接受肝臟移植手術者,全世界只有5例,其中僅2例順利生產,台灣過去也無這種案例。由於難度極高,一般不建議孕婦接受移植手術,而是直接引產。 -
譚艾珍攜女預立醫療決定 彼此見證不留遺憾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2555譚艾珍和女兒歐陽靖一起預約台北慈濟醫院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與弟弟、侄兒一同了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精神與條文規定,並互為見證人,完成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譚艾珍表示,自己和女兒都簽署了DNR(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在《病人自主權利法》公布後,了解這是一部完全以病人為主體的律法,更完善的讓每個人提早為自己的臨終照護做決定。 -
病人自主權利法讓生命有尊嚴 3步驟預約善終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296不管這輩子活得多精彩,人人都希望能「善終」。60多歲張女士,日前因小中風住院,目睹病房裡的生離死別,充滿了病苦與無奈,又想起過去嚴重失智臥床多年的先生臨終前的慘狀,她希望自己能有尊嚴地走完這輩子,醫師指出,傳統社會氛圍避談死亡,以致真正面對時顯得不知所措,或來不及與家屬溝通,造成諸多遺憾,而即將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