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子宮內膜
-
2大婦科疾病成不孕常見因子 生殖科技不斷突破求生機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136台灣引進試管嬰兒科技已滿37年,備孕6年無法懷孕的張媽媽,35年前找上試管嬰兒之父、現為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執行長曾啟瑞醫師求子,經治療後成功誕生1對雙胞胎。而女兒張小姐,過去月經週期就不正常,在備孕3年無果後,經媽媽提醒,才31歲的她就決定去不孕門診求診,經檢查發現自己和媽媽一樣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曾啟瑞醫師透過藥物調整代謝,加上改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幫助張小姐回復正常排卵後,1次試管療程後就順利懷孕! -
朱芯儀罹乳癌!國健署提醒10大危險因子 呼籲及早篩檢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070以《犀利人妻》走紅的女星朱芯儀,在36歲時於YouTube上分享自己的狀況。她用平靜的語氣說自己確定罹患乳癌第2至3期,因為有轉移到淋巴,必須做全身性的治療。 -
求子4年終有果!試管療程成功與否 醫曝:必備3大關鍵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0178由於小靜未滿34歲不需要做羊膜穿刺,所以在懷孕10週選擇了非侵入性產前染色體篩檢(NACE),也就是俗稱的「NIPT產前篩檢」,不到1星期就可以知道寶寶是否有唐氏症等染色體異常,讓還有點患得患失的小靜可以安心地等待寶寶長大。 -
胃悶治療未改善肚子竟越來越大 原來卵巢藏24公分腫瘤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403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指出,卵巢癌是常見的婦科癌症之一,要注意的是早期的卵巢癌往往沒有明顯症狀,一旦症狀發生大多已發展至晚期,而且可能有轉移的狀況。可能出現的症狀有:腹脹、噁心、嘔吐、脹氣、腹痛、感覺消化不良,也因多數症狀容易誤導認為是腸胃疾病,而找不出正確病因耽誤治療時機。 -
【烏俄戰爭效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衝擊生技製藥產業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981新冠肺炎大流行中,全球原料藥供應受到威脅,藥物開發及生產過程從過去集中在少數國家與地區的情況,轉趨全球化,產業鏈的結構逐漸改變。孰料疫情尚未停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少影響上百個正在進行中的臨床試驗,造成延誤,掀起生技製藥界另一波恐慌潮。 -
40至50歲女性出現這3大症狀 恐子宮肌腺症悄悄找上門
兩性關係 / 女人幫4649根據統計,亞洲女性發生率高達20%至35%,但很多人無症狀,不曉得自己有子宮肌腺症。其成因和致病機轉相當複雜,目前醫界仍致力研究中,目前猜測有2大致病原因,一為子宮內膜和子宮肌肉層的交界處遭到破壞,通常是曾生產或人工流產手術;另一因素為雌激素長時間刺激,愈接近停經,經年累月受雌激素刺激愈長,因此,子宮肌腺症更好發於40歲至50歲女性,年輕女性較少見。 -
PGT-A挑選胚胎植入6次失敗! Embrace檢測圓求子夢
兩性關係 / 不孕症9121陳俊凱醫師分享最近1例使用Embrace檢測成功懷孕的個案提到,該夫婦自結婚以來都積極備孕,由於先生工作壓力大、太太輸卵管雙側阻塞,讓備孕之路加倍艱辛,夫妻2人開始接受不孕症治療也有6年歷程(2014年11月至2020年12月)。這段過程中,媽咪嘗試過6次試管嬰兒,在外院輾轉更換過4間台北的生殖中心,其中不乏3間大醫院、1間診所,但成功懷孕次數卻為零。 -
好朋友天天來常出血總是溼答答 婦科醫師揭密背後原因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972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產部內視鏡微創科主任高惠芬表示,子宮不正常出血是多數病患至婦產科門診求診主要的原因之一,問診時需先排除懷孕的狀態,若無懷孕的婦科問題,常見原因有子宮內膜瘜肉、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子宮內膜異常增生、排卵功能異常出血等,透過月經出血日記病史紀錄、內診、超音波檢查可以檢查大多數的異常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