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女嬰
-
孕婦吃止痛藥 恐危及胎兒未來生育能力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148孕婦吃止痛藥,恐會損害小孩未來的生育能力。之前就曾有科學家發現,ibuprofen和paracetamol這兩種藥物,會減少女孩卵巢細胞的數量,進而影響長大後的生育能力。除女嬰外,最近英國也有研究小組,發現止痛藥對男孩精子一樣會有影響,相關研究刊登在《環境健康展望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
孕媽咪飲食不當 一歲半女娃竟胸部發育性早熟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6624塑化劑、雌激素恐引發女嬰性早熟,孕婦少碰為妙。一名1歲6個月的女嬰,日前突然長出青春期才會出現的胸部,家長驚嚇之餘趕緊送醫檢查。經詳細問診才得知,母親孕期愛喝熱湯,經常以塑膠袋盛熱湯買回家喝;加上又愛吃炸雞,結果吃進過多的雌激素,產後透過哺餵母奶將體內的塑化劑、雌激素給了女嬰,導致年紀小小的她出現性早熟的徵兆。所幸持續服用中藥3個月後,女嬰胸部終於恢復正常。 -
懷孕22周驚見子宮頸全開 緊急環紮術救回胎兒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7721「子宮頸閉鎖不全」是指子宮頸沒有關閉的能力,發生率大約1/500到1/2000,子宮頸通常要到足月(約37至40周)才會慢慢地張開,讓胎兒出生。而閉鎖不全的孕婦通常在第一胎懷孕時沒辦法事前得知,但可從超音波測量子宮頸長度來判斷,通常短於2.5公分則屬於高風險群,最好是在12周左右進行傳統子宮頸環紮術。
-
她長短腳遭歧視 主動要求寶貝做髖關節篩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185在台灣,每年有約300名新生兒患有「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幸運者也許會自動復原,但可惜的是大多數的寶寶可能因為家長的照顧方式不對,或是延遲發現,導致長短腿、跛行,甚至可能年紀輕輕就需置換人工髖關節、終身受退化性關節炎等長期病痛所苦。
-
小女嬰咳到臉色發黑 才滿月竟染上百日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38新生兒一旦感染百日咳,將出現咳嗽、嘔吐、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者造成休克,併發肺炎、腦病變,家長不可不慎。 -
翻轉重男輕女觀念 平衡新生兒性別比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94國健署調查發現,104年國內出生性別比(新生兒男嬰對女嬰比數)1.083,創下5年新高,保守估計去年2,272名女嬰「消失」,10月11日為台灣女孩日,國健署強調,「希望每一個生命都能自然來到人間」。 -
國內新生兒男女失衡 台灣「剩男」問題多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060 -
孕婦嗜吃生菜染李斯特菌 新生兒引發腦膜炎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43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黃俊斌醫師表示,這名孕婦產下2天大的女嬰,女嬰出生後活動力不佳、嗜睡、食慾不好,且頻繁低血氧,轉至新生兒觀察室檢查及治療,因此判斷有先天性感染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