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基因缺陷
-
張睿家分享養貓經驗談 家中最聰明的貓竟做了這個舉動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4135劇中飾演「貓妖」的張睿家說,自己養貓資歷大概有7、8年。他透露高中時候有養黃金獵犬,大型犬需要人特別照顧,還要每天帶去溜狗,不過因為發生意外走了,因此隔了好一段時間沒有養動物。後來,因為朋友家的貓在生孩子,覺得很可愛,並且認為貓咪應該是很獨立、會自理,只要貓砂、飼料放一放,也不用特別去溜,養在家裡還蠻方便的,才有這個機緣開始養貓。不過他笑著說,以為貓咪很獨立,後來養了第一隻貓「麻糬」後發現,根本不是這樣一回事嘛。 -
Google台灣2020熱搜排行 新冠疫情與名人逝世受關注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9932020年竄升關鍵字中,與健康有關必定有武漢肺炎,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前總統川普感染讓全世界震驚,有關國內關鍵字,劉真因更換主動脈瓣膜,心臟功能恢復不良最終逝世,年僅44歲,小鬼(黃鴻升)則是父親發現在家逝世,法醫初步判定心主動脈剝離所致,年僅36歲。 -
為何基因不會100%遺傳? 冷凍電顯技術揭開遺傳之謎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887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教授蔡明道院士指出,人類的遺傳多樣性來自父母同源染色體的配對與互換,如果DNA配對不完美,互換時就會發生基因變異。 -
5大症狀小心是「多囊腎」! 此1條件會加速惡化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33安南醫院腎臟科莊凱舟醫師指出,多囊腎是一種遺傳疾病,因基因缺陷導致腎臟會出現大小不等水泡,男女性患病機率都一樣,多囊腎可由父母遺傳給子女且遺傳機率是50%。 -
36歲主動脈剝驟逝非罕見 基因缺陷是年輕族群致命殺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951台北榮總院內科部心臟科主治醫師陳震寰表示,36歲發生主動脈剝離,很可能跟遺傳基因有關,部分民眾在主動脈的血管壁上,某個部位會比較脆弱,當心臟打出血液不斷衝擊主動脈時,脆弱部位就有可能受傷出現缺口,血液會流到血管壁中,在長時間作用下,主動脈血管壁會因缺口注入血液,承擔壓力能力就變差。 -
啤酒進肚好消暑? 小心喝進過多熱量發胖罹癌風險增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05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表示啤酒暗藏驚人的熱量,1瓶330ml的啤酒約120大卡,相當於半碗白飯的熱量,長期大量喝啤酒不但會造成肥胖問題,還會使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簡稱TG)上升造成高血脂問題,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上升。 -
中醫治療「後天養先天」 小腦萎縮症3管齊下可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5137常有人將小腦萎縮和漸凍人搞混?小腦萎縮症主要是脊髓及小腦脂質性病變到萎縮的狀況,因患者走路搖搖晃晃,又稱為「企鵝病」;運動神經元疾病、神經周邊神經系統萎縮則稱為「漸凍人」。雖然兩者皆為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引起的退化性疾病,但因病變部位、致病因素不同,則臨床病徵也不一樣。中醫師張賜興表示,小腦萎縮症通常有平衡感異常、動作遲緩、寫字不順、走路不穩、容易跌倒、吞嚥困難、容易嗆到、口齒不清、眼球震顫、複視等10大症狀;漸凍人則屬於反映在肢體動作的神經性退化,肌肉會逐漸萎縮到無力,而兩者都容易出現口齒不清、構音或吞嚥困難及步態不穩的症狀。 -
基因缺陷「剪輯」修補 先天性視網膜裂損治療新契機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164陽明大學藥理學研究所教授邱士華表示,類似年長者黃斑部病變,先天性視網膜裂損症患者,由於視網膜中央裂損,幾乎可以說完全看不到,由於病因是基因缺陷,原本幾乎不太可能治療,就算現在有藥物基因治療方式,仍然有患者治療2年後視力皆無明顯改善,需要其他更好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