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坐式
-
要活就要動! 高齡友善復能教室邀請住院長輩做伙來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21花蓮慈濟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高聖倫表示,老年醫學科病房內,有8到9成的病人,都有復能的需求,過去復健都是安排在床邊或病房走道邊,不僅場地受限外,病人分配到的訓練時間也有限,所以在老年醫學科病房外,特別規劃「高齡友善復能教室」,並設置上下肢肌力訓練機及坐式踏步機等6種復健儀器,讓病人能接受多樣的訓練項目,不僅活動內容更加有趣,復能的效果也更好。 -
久坐1小時短命22分鐘 彈力帶運動在家也能輕鬆健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30「想要運動,不一定要到健身房!」韻律體操國手宋語涵表示,只要換上輕便運動裝束,準備2瓶礦泉水,加上現有的毛巾、彈力帶等物品,在家裡就能健身,流汗、消耗熱量的程度不輸給健身房。 -
沖馬桶讓細菌飛滿天 醫師點出使用公廁3大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610據國外媒體報導指出,沖馬桶的氣旋會將糞便、病菌或微生物噴到4.5公尺距離,落在衛生紙、門把等周遭物品上。在醫療機構中的公共廁所,如果為蹲式,或沒有使用馬桶蓋,就可能讓如廁空間充滿致瀉病菌。 -
疫情改變國人生活型態 「坐」困家中影響身心健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554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調查發現,坐著不動的民眾越來越多,超過4分之1受訪者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了,每10人就有1人每日坐著時間超過12小時。 -
跑步計畫推廣3年 新北市全台最會「跑」城市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3397為鼓勵學生多運動,教育部體育署與董氏基金會自2015年起推廣「校園大跑步計畫」,至今已有千所學校響應,近42萬名同學參與,累積的慢跑里程超過2483萬6310公里,相當於環繞世界五大洲約620圈,平均每月可繞22圈。
-
每天散步提高些微活動量 研究顯示可降憂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92根據結果發現,輕度活動(如散步,呼吸及心律沒有明顯增加或出汗)與改善心理健康和憂鬱症狀的緩解有關;中度(相當於15至20分鐘內走完1.6公里,呼吸與心率增加,但仍能對談)至劇烈(相當於跑走13分鐘完1.6公里,呼吸與心率明顯增加,且難以長時間談話)的身體活動,更能提升整體身心健康,且減輕疼痛之效。研究並指出,過去經常久坐的人,在從事輕度或中度體能活動後,整體幸福感和情緒呈現大幅改善。
-
上班族必學瑜伽6式 輕鬆舒緩肩頸腰背不適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908 -
蹲著嗯嗯 腸胃更健康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982以色列Dov Sikirov醫師在2003年進行了一個研究,他找來28名志願參與者,測量他們上大號的時間,要來分析蹲著上廁所和坐著上廁所的差異點為何。他請這28位健康成人使用數位計時器,這些人分別使用3種不同型態的馬桶,包括41公分高的標準規格坐勢馬桶、31公分高的坐姿馬桶,以及蹲姿的馬桶,去測量上大號所需要的時間為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