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研究發現,每久坐1小時會減少約22分鐘的平均壽命。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我國國人每日平均久坐5.9小時,超過4成7的民眾運動活動量不足,因此提醒民眾,應多走路,養成運動習慣,不要宅在家裡,滑手機、打電玩。
「想要運動,不一定要到健身房!」韻律體操國手宋語涵表示,只要換上輕便運動裝束,準備2瓶礦泉水,加上現有的毛巾、彈力帶等物品,在家裡就能健身,流汗、消耗熱量的程度不輸給健身房。
▲衛福部國健署提醒,在家就能做好很多的運動訓練。(圖/衛福部國健署提供)
舉例來說,爸爸和小朋友可以一起推著彈力球,藉此,訓練小朋友的大肌肉群及手部肌肉與身體協調。另外,親子一起玩「雙人反向跳」,訓練雙腳爆發力和身體協調性,看誰的耐力較好,提升運動的樂趣。
至於深蹲運動,這是最簡單的核心訓練,手握彈力帶兩側末端,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踩住彈力帶往下蹲,可以強化下肢肌力,也可以親子面對面一起做,增加默契。
跑步機昂貴,又占空間,宋語涵建議,可以模擬跑步機,來訓練心肺及肌耐力,手扶穩桌子或家具,穿運動鞋各踩1條抹布來回移動,就能訓練下肢肌群,記得過程中,手部不能離開扶手,以保持安全!
另外是「坐式健身車」,左右手維持不動,雙膝輪流輕頂礦泉水,可以訓練上肢、核心及下肢肌力,只要2瓶礦泉水,運動6分鐘,消耗約32卡熱量。
▲在家運動效果不輸健身房。(圖/衛福部國健署提供)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說,想要達到運動效果,一定要到中等費力以上的身體活動,過程中略喘,仍可交談,但無法唱歌,每周最好累積150分鐘以上的運動時間。
「多運動可以有效延長壽命」羅素英建議,民眾應該避免久坐,多多走路,養成每天步行1萬步習慣,約6公里,健走30分鐘60公斤者,可以消耗約165大卡。
為了鼓勵國人多運動,國健署邀請民眾參加「居家運動跟我一起做」抽獎活動,於109年6月23日至6月29日將居家運動照片上傳至國健署臉書專頁,並tag好友,即有機會獲得抽獎好禮。
更多NOW健康報導
▸國內肺炎疫情雖已趨緩 防疫人員對登革熱仍不敢大意
▸指揮中心邀江宏傑代言防疫新生活 配戴口罩不可鬆懈
延伸閱讀
-
健身房需出示第3劑疫苗 還沒打怎麼辦?QA整理1次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80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從今(22)日開始,進入健身房需要出示接種3劑疫苗的證明。指揮中心解釋,因接種疫苗後可不戴口罩運動,且健身房屬於可接觸大量不特定人士的場域,因此提出限制。但細節為何,如何提出證明?對此主管機關教育部體育署製作QA,詳細說明其規定。 -
本土首度破千!想去健身房、娛樂場所 須打滿3劑疫苗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76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5)日宣布新增1,209例本土病例、75例境外移入,包含68人落地採檢。由於本土疫情嚴峻,過去北北基桃屬於高風險區域,今日宣布增列花蓮與高雄,為高風險區域。目前輕症居家照護有1縣市開始執行,1縣市正在申請,多個縣市正在積極整備中。在昨(14)日新北市開始「輕症在家照護」後,高雄在今日提出申請;陳時中呼籲各縣市整備相關資源,向指揮中心提出申請。 -
「高齡社會」來了! 長者功能評估6大指標護銀髮健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839我國於今(2022)年1月正式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16.9%,這代表銀髮族越來越多,健康老化成為重要議題。國健署提出「評估長者功能6大指標」長者可以自行勾選答案,晚輩已可協助作答,如有異常,建議就醫並接受檢查。 -
立院一讀通過擴大禁菸場所 限縮吸菸場域降低吸菸意願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442「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將進一步縮小可吸菸的場域,保障不吸菸者能夠免於二手菸的危害,並提升青少年吸菸的難度。 -
10名青少年有3人喝過酒!18歲前飲酒 精神疾病風險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506未滿18歲的青少年飲酒,可能喝出成癮症,精神相關疾病的風險暴增!在2016年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中,有6.8%的男性及2.2%的女性死亡可被歸因為飲酒所造成的傷害,對青少年的傷害更加嚴重。同一研究中也有統計,高達7%的失能校正人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衡量整體疾病負擔的方法)和酒精濫用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