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咀嚼
-
便祕真傷心!長輩「嗯嗯」太用力頭暈胸悶 恐致腦中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44對年長者來說,「嗯嗯」不順暢在所難免,也可透過很多方法改善。但如有高血壓等慢性病,或是心臟相關疾病,且嗯太用力時會覺得頭暈,就該格外小心。 -
全球首創可拆收抗菌牙刷 選對刷牙產品植牙品質有保障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5324為何會有植牙牙周病?朱育德院長解釋,自然牙拔除後植入的人工牙根,不像自然牙,牙齦纖維走向是垂直牙根,能進入牙骨質內,可以提供保護力,而植牙周圍牙齦纖維的走向是平行牙根,沒有進入植體,比較沒有保護力;牙齦溝深度大於4mm(健康牙齦約2至3mm);加上牙齦內血流供應量較少,抵抗力較差等原因,都是導致細菌更容易往下侵蝕植體的因素。因此,植牙比起一般假牙和牙周病,更需要加強保養。 -
耳下腫脹如湯圓! 「腮腺腫瘤」恐傷顏面神經甚至癌變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45腮腺是人體最大的唾液腺,位在耳朵下方,又稱「耳下腺」,一旦感染細菌病毒,就會發炎,就是俗稱的「豬頭皮」,發作時熱痛腫脹,相當不舒服。 -
癌友治療口腔黏膜受損問題多 悉心清潔照護免於併發症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807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鄭信忠指出,日本的研究顯示,頭頸部晚期癌的患者,如有接受口腔照護,手術後口腔併發症發生率大幅降低;造血幹細胞移植中的患者,若能好好照護口腔,也可降低口腔黏膜炎的發病率及降低重症率。研討會中學者除了討論口腔癌患者如何照護、清潔口腔,也會分享其它癌症患者常見的口腔清潔問題及應對方法,現場也有口腔癌患者現身示範如何正確清潔口腔避免感染。 -
與疫共存免疫力關鍵在肌肉!肌肉流失恐增加染疫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36為了調查疫情下國人肌少症風險現況,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與亞培台灣合作,解密台灣肌少症風險與營養現況。該結果顯示,逾4成6研究對象有肌少症風險,可見國人籠罩於肌少症風險當中,且隨著年紀增長,風險越高! -
小朋友鬧牙痛臉腫如麵包 當心蛀牙3要素正悄悄找上你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738蛀牙很常見,所以大家很容易忽視蛀牙的嚴重性。當蛀牙僅局限於最外層的牙釉質時,患者通常沒有明顯不適;當蛀牙侵入牙本質時,吃東西時便會很敏感;當蛀牙進到牙髓腔,將引發劇烈牙痛,感染甚至可能進一步惡化,擴展到臉部,形成蜂窩性組織炎。 -
植牙不單是補缺! 牙醫師:術前應同時評估牙周與齒列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6060如果牙齒有缺損又希望維持咀嚼功能,應視患者本身的口腔條件,選擇固定假牙、活動假牙或人工植牙。牙醫師宋慧玲表示,植牙的最大好處是不須修磨其他牙齒,主要是將植體置入缺牙區的齒槽骨中,日後不用擔心這顆牙齒蛀牙,但要注意口腔清潔,預防植體周圍炎。一般而言,有幾種情況牙醫師會建議採取人工植牙方式補救。 -
戴牙套激瘦4公斤 導致「耳咽管開放症」聽見說話回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8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長田輝勣表示,「耳咽管」是連接中耳腔到鼻咽部的管道,主要功能為調節耳膜內壓力,類似1個活門,正常靜止下會處於關閉狀態,當需要調節耳壓時,人體會透過吞嚥、打呵欠等動作,暫時打開耳咽管,將空氣從鼻腔送入耳朵內以平衡內外壓力,關閉時可避免來自鼻咽腔的細菌逆流至中耳腔,造成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