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便祕」向來是不少人的難言之隱,特別是對於年事已高的人,因為腸道神經反應較遲鈍,「嗯嗯」情況不如過去順暢,是正常的;不過有高血壓等慢性病,或是曾患有冠心病、腦梗塞,就必須格外重視。有位60幾歲的病患就曾在上廁所時出現頭暈、胸悶等緊急狀況,多次就醫。
67歲的阿華伯被便秘困擾數10年,年紀越大,症狀就更嚴重。更曾在上廁所時遇到頭暈、胸悶等不適,就醫次數不只1次。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曾柏鈞提醒,有7成的長者飽受排便困難所苦,若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或曾患有冠心病、腦梗塞,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心肌梗塞、腦中風。
年長者便秘很常見 有心臟病或慢性病要注意
曾柏鈞解釋,年紀越大,腸道部分肌肉蠕動能力越是下降,腸道的神經叢反應變遲鈍,直腸與肛門接受排便的訊號不佳,導致排便狀況不如以往順暢,長期的便秘也會影響進食的情況,甚至噁心嘔吐及腹痛,所以很多長輩就都有便秘問題,這是很常見的。只要增加活動量、控制血糖與均衡飲食,都能夠逐漸改善,若嚴重可就醫協助改善。但若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或曾患有冠心病、腦梗塞,就一定要重視便秘與血壓的問題。
一般人若無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也未曾患有冠心病、腦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長輩,偶而發生便秘,對身體不致於有重大的危害,但有上述症狀的長輩,一定要多注意排便方式。 當用力排便時,感到心胸部越是悶痛,就是血壓急速上升的表徵,此時腹腔內壓力增加,只有少量血液回流到心臟,停止發力時,血壓又突然回到正常,在便秘發力與發力停止之間短時間、迅速且反覆的血壓波動,最容易誘發心臟病;而血管壓力的迅速變化,也可能會造成心血管灌流不足,嚴重甚至會造成心肌梗塞和腦中風。
如何從日常作息調整? 醫師給的生活處方
▸飲食:攝取均衡且健康的食物
不偏食,攝取均衡且健康的食物,以糙米飯取代白米飯,多吃富有纖維量、易消化的蔬果,並充分咀嚼,例如菠菜、空心菜、胡蘿蔔、櫛瓜等,不要吃太油,也不要完全不攝取油類,油過多易產生腹瀉,而完全無油也不容易排便。而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魚等也要均衡攝取,並搭配多喝水。
醫師另外補充,有不少女性會將送進口中的正餐全用水燙過或是吃完全無油的水煮餐,反而增加排便困難。因此,適當攝取油脂是有必要的。
▸運動:飯後進行簡單且低強度的運動
多做運動。多走路就是最簡單也最適合長輩的運動,飯後進行簡單且低強度的運動,不但不會腸胃不適,反而有助於腸胃蠕動及減除體內多餘的脂肪。
▸習慣:培養每天固定時間如廁
盡量培養每天固定時間如廁的習慣,每天都排便1次。只要有便意,就儘快上廁所。
▸情緒:保持穩定放鬆的心情
保持穩定放鬆的心情,減少焦慮與抑鬱,若身體許可,可多走出戶外與人群接觸,參與一些長輩鄰里社團活動。 按摩:以肚臍為中心,手指腹用順時鐘的方式輕按肚臍周圍3公分處,可以幫助腸胃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