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咀嚼能力
-
寶寶學習自己吃飯 對肌肉訓練意義重大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509寶寶剛出生時,如同一張白紙,甚至對於自己具有軀幹與四肢都尚未有認知,但會隨著月齡增加逐漸有感覺,即會開始練習並學習運用身體的肌肉,以完成各部位動作的發展。對於吃飯這件事也是,部立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師曾雅鈴表示,寶寶隨著大人同桌吃飯或是經常看到大人吃東西,會逐漸開始建立關於「吃飯」的認知,例如 -
萬名長者吃1餐花2小時 降低嗆咳風險助改善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428對於長期照顧者來說,照護時最大的夢魘可能來自於餵食,據統計,逾40萬的老年人有吞嚥困難情形,除了用餐時間長,老年人吞嚥時還容易引起嗆咳,可能一不小心就釀成吸入性肺炎,帶來致命危機。 -
老人缺牙健康陷危機 失智風險倍增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193全球人口正面臨老化危機,而老人缺牙問題將成為高齡長者的健康隱憂。日本研究顯示,缺牙卻不積極改善咀嚼功能的老年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一般老年人高9成! -
營養師設計銀髮食譜 長輩呷健康圍爐迎新年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131春節將至,每年全家圍爐吃年夜飯,火鍋往往是一道必備料理,同時也象徵著闔家團圓。臺灣人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對於年長者而言,圍爐除了是傳統外,讓長者吃得健康、安心,更是節慶中不可或缺的重點。 -
長輩缺牙影響身體機能 老人植牙找回健康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770植牙已成為現今解決缺牙問題的普遍選項,徐慶雲醫師指出,自己曾遇過的植牙患者中,年紀最大為13年次高齡93歲的老伯伯,在子女陪同下就醫,因為長期缺牙,無法正常咬合,咀嚼能力變差,除了腸胃蠕動出問題,容易腸胃不適之外,臉型也因缺牙而歪斜不正。經評估後接受植牙手術後,不僅外貌變得端正,健康問題也隨之逐漸好轉。 -
放療前先護牙 頭頸癌骨壞死風險降4成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211周先生的一位朋友也是口腔癌患者,之前因為接受放射治療,而出現口乾及味覺改變等症狀,還因黏膜潰瘍疼痛不已,變得不愛刷牙,導致滿口嚴重蛀牙甚至牙齒搖搖欲墜。幾個月後因嚴重口臭就醫,卻被診斷罹患了下顎骨放射性骨壞死,經藥物治療無效後,又進行多次清創手術刮除壞死的骨頭組織,導致臉部外觀嚴重變形,完全失去咀嚼能力,只能靠鼻胃管灌食。 -
齒列不整毀健康 牙周病、呼吸中止症樣樣來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784「九成牙周病患者牙齒排列凌亂。」牙醫師表示,如果透過整牙,讓凌亂牙齒變得整齊,不僅方便清潔,且咬合均衡,牙周不容易萎縮,就可減少牙周病風險,避免缺牙危機。 -
防老抗衰從飲食著手 營養師教你這樣吃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595許多老人家抱怨,食量與過去差不多,但體重卻不斷增加,感覺喝水都會發胖。陳昕玫說,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均衡飲食,避免過多的熱量攝取,蔬菜水果要吃夠量,並多攝取維生素B群。如果心肺肝腎功能正常、無水腫、不須限水,每日就應攝取足夠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