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吃肉
-
豆子富含蛋白質及纖維 有飽足感幫助減重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477丹麥Copenhagen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研究中找來了43位男性,讓他們吃三種富含蛋白質的肉餅,分別是由豆子與碗豆做成的,以及牛肉或豬肉做成的。研究人員發現,吃下豆子與碗豆做成的餅,比起豬肉或牛肉做的餅更有飽足感,而且在下一餐吃飯的時候,能減少12%的熱量攝取。 -
別再逃避!家族有腸癌病史 記得做大腸鏡檢查
癌症新知 / 腸癌4416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表示,根據國健署統計,罹患大腸直腸癌的人數逐年增加,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包含:有家族或遺傳性因素(如家族性大腸息肉症等);有腺瘤型息肉病史;一等親(父母及兄弟姊妹)中患有大腸癌或進階型腺瘤;曾罹患慢性發炎性大腸疾病;常攝取紅肉或脂肪,平時活動量低,肥胖,有吸菸或喝酒習慣者;風險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
吃肉桂可強化海馬體功能 提升記憶力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27美國Rush大學醫學中心Kalipada Pahan教授指出,研究中先讓記憶力不好的實驗鼠去走20洞標準的圓形高架迷宮,接著每天吃肉桂,1個月之後再讓老鼠去走迷宮。結果發現,老鼠只花了吃肉桂前的一半時間就走出迷宮了;同時也發現,吃肉桂的老鼠,腦中專門儲存記憶的海馬體功能變得比較強大。 -
糖尿病患吃月餅 先學會計算總醣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808升糖曲線,是指正常人食用50公克不同的主食,2小時後依血糖變化所算出的曲線面積,並以此做成GI值(升糖指數)。臨床研究發現,血糖控制較好的人,GI值會比較低,而血糖控制較差的人,GI值較高;也就是說,血糖控制的好壞會影響GI值。 -
男子貧血暈眩就醫 竟確診為大腸癌第三期
癌症新知 / 腸癌4091陳莊偉醫師說明,大腸癌主要成因與年齡及飲食、生活習慣有關。年齡50歲以上、動物性脂肪攝取過量、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家族有大腸癌病史者,都是高危險群,且近年來已有年輕化趨勢。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但可藉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治癒率很高的癌症。根據統計,早期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 -
只吃食物的原態 打造外食族「營養餐盤」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736首先,分享一下我的營養哲學──多吃 「原態的食物」,做到「每天均衡飲食」!只要學會怎麼挑「正確的食物」放到「我的餐盤」裡面,不管你到哪個外食場所, 都可以挑正確的食物,吃下正確的量。第一步驟是請大家每一餐檢視一下自己的餐盤,全榖根莖類、蔬菜類、豆蛋魚肉類、水果類及低脂奶類等是否都有吃到?若做不到每一餐均衡飲食,則檢視自己一整天是否有吃到這5種食物。 -
菜尾反覆加熱生壞菌 小心吃出大腸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94台灣癌症基金會針對大腸癌友調查發現,用餐不定時、愛吃油炸、喜吃肉、收菜尾,是大腸癌友發現罹癌前的日常飲食特徵。其中73.1%的大腸癌友表示在發現罹癌前,一周內有兩次以上反覆加熱菜尾、剩菜剩飯食用的習慣,而表示四次以上的則有38%。 -
老翁十年不知肉滋味 全口重建圓美食夢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090桃園完美植牙醫學中心與尊榮植牙醫學中心何彥德醫師建議李伯伯接受全口重建,但由於年長者的健康條件並不如一般人,若是採取一般的植牙方式,不僅長輩的身體狀況無法負荷,漫長的治療時間更是一場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