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灣精神醫學會
-
思覺失調用藥可控制 不貼標籤拉近患者與社會的距離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129許世杰醫師提到,隨著醫療發達,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以有效控制症狀,避免復發,患者只要規律用藥、穩定治療,就能維持日常生活狀態,甚至有機會重返職場。不過台灣精神醫學會與康復之友聯盟調查發現,約5成思覺失調症患者感到自卑,認為病情阻礙其社交生活。此外,社會大眾對思覺失調症認知不足,還是常有人以「怪人」、「不定時炸彈」等負面字句來形容患者。 -
有停不下來的執著? 小心強迫症上身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821收治陳先生的身心醫學科醫師王慧懿說,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被歸類於衝動控制性疾患的一種。其成因可能與心理、社會環境有關,但也有研究發現,其發病可能與遺傳有關,這是因患者的神經及內分泌系統紊亂,造成如5-羥色胺、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失衡,無法正常發揮其生理功能。 -
每逢佳節老人易憂鬱 關懷家中長輩不能等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904每逢佳節倍思親,老年憂鬱最受忽視。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老人家因慢性疾病困擾、喪偶、退休或子女不在身旁等,長期累積憂鬱情緒,但常被當成老化看待。 -
「精神分裂症」遭誤解 康盟籲更名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357台中榮總嘉義分院精神部主任的黃敏偉醫師指出,據推估,台灣約有一半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為對疾病欠缺認識,對罹病感到丟臉,沒有接受治療。事實上,日本於2002年將「精神分裂」更名為「統合失調」,並透過心理衛生教育宣導,兩年內將就診率提升了二至四成。 -
男性熱愛家人夠MAN 有助克服憂鬱降低自殺
兩性關係 / 男人幫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