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灣癌症基金會
-
化療期間想運動? 漢方改善癌因性疲憊助圓夢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486中醫癌症專科醫師陳瑞聲表示,很多癌友不知道化療對骨髓傷害的嚴重性,骨髓是造血及免疫功能的器官,一旦受創,全身血液供應減少,會讓人產生頭暈,喘嗽,疲勞,走路無力,悸驚,黏膜破裂,食慾不振、排便不順等症狀,統稱為「癌因性疲憊症」。 -
化療副作用傷身 中醫護骨髓升免疫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042肝癌在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排行,總是高居不下。肝臟因為沒有痛覺神經,又被稱為「沉默的器官」,通常小型肝癌不會痛,早期也不易發現。不過一旦轉移、肝腫瘤惡化,或是肝腫瘤破裂出血時會引起急性腹痛,只是發覺時大多為時已晚,治療上採用手術切除、栓塞、電腦刀、化療、標靶等方式。 -
女性定期乳房攝影 忍痛一時換終身幸福
癌症新知 / 乳癌1929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副院長賴基銘表示,乳癌目前是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政府自2004年開始推動2年1次的乳房攝影檢查,卻未受到婦女的重視。截至目前為止,仍有超過一半的婦女尚未受檢。 -
國人腸胃健康拉警報 青壯年1/4腸老化20歲以上
癌症新知 / 腸癌3745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長蔡英傑教授表示,「台灣腸胃健康地圖」鎖定全台20至45歲共1,172位民眾,針對與病菌相平衡直接或間接相關的腸胃疾病、腸胃問題 、腸道年齡、飲食習慣等進行抽樣問卷調查 ,最後結合國民健康署所公布大腸癌與胃癌數據。 -
每5分鐘1人罹癌 勤練5功有效防癌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245台灣癌症基金會鄭欣宜營養師表示,從生活習慣與飲食方面調整起,便能有效預防癌症的發生,防癌的方法主要有5項:每日飲食遵照「蔬果彩虹579」的原則、規律運動、控制體重、遠離菸酒和檳榔,以及定期做癌症篩檢。每天「練5功」,就能輕鬆擊退癌症的干擾。 -
大腸瘜肉都會癌化? 定期檢查腸保健康
癌症新知 / 腸癌66近年來台灣食安問題嚴重,國人飲食習慣改變,目前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經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一。依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推估全台大約80萬人有大腸瘜肉,若無及早發現,恐有大腸癌風險。 -
國人愛吃油炸燒烤 腸瘜肉好發年齡從35歲起
癌症新知 / 腸癌3502台灣癌症基金會於3月18日正式啟動「2016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祭出獎值百萬三重獎勵與優酪乳早鳥送,結合4月17日起跑的腸胃健康日講座,希望喚起民眾正視腸胃保健,一同打擊腸癌追捕瘜肉。
-
可可含量未達35% 稱不上「黑」巧克力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798許多科學研究已顯示,食用可可成分較高黑巧克力,對心臟有利。可可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flavonoids),是一種植物性化學成分,扮演抗氧化劑的角色,能維持低血壓,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減少血栓、氧化和發炎的發生,進而維持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