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灣乳房醫學會
-
牢記抗癌3招 慎防惡性度高且容易轉移的極年輕型乳癌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4213因年輕型乳癌普遍具有腫瘤較大、惡性度高、易轉移等特性,因此醫界擔憂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年輕型乳癌更容易無法早期發現、錯失早期黃金治療期! -
每37分鐘1女性確診乳癌 遠離危險因子38%乳癌可預防
癌症新知 / 乳癌3530歌手朱俐靜罹患乳癌,引起不少歌迷震驚,法務部前部長、兒福聯盟基金會董事長羅瑩雪日前死於乳癌,享壽69歲,更讓人深感惋惜,這也讓最近幾天各大醫院乳房外科門診求診人數明顯增加。 -
婦女節關心女性健康! 防「乳癌再復發」靠治療新觀念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41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底宣布女性乳癌首次超越肺癌,成為最常見癌症。於婦女節之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暨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陳芳銘醫師提醒乳癌高風險女性注意乳房健康,「包含有乳癌家族史、暴露後天環境危險因子者,像是工作壓力大、接觸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顯著肥胖、抽菸飲酒等。 -
乳癌術後2年最易復發 術後輔助治療可望減低癌友夢魘
癌症新知 / 乳癌3111早期乳癌存活率高,其中第0期、第1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更高達95%,時至今日已不是令人聞之色變的絕症,但復發問題仍讓許多乳癌病友如同驚弓之鳥時刻警覺。大部份的早期乳癌患者透過積極治療,疾病已能痊癒或穩定獲控制。HER2陽性乳癌復發率在術後第1至2年會到達復發最高峰。 -
姊妹難逃HER2惡性乳癌魔咒 結局不相同
癌症新知 / 乳癌43美國癌症學會最近發表「2018全球癌症統計數據」顯示,在185個國家和36種癌症中,乳癌對女性朋友健康的威脅最大,是154個國家中女性最常見的癌症、103個國家的主要癌症死因。乳癌危機席捲全球,在台灣每4名女性罹癌患者中,就有1人是乳癌。 -
作家櫻桃子乳癌離世 6大高風險族群別忘篩檢
癌症新知 / 乳癌6123日本4大國民漫畫之一的《櫻桃小丸子》作者櫻桃子(本名:三浦美紀)不幸於8月15日因乳癌病逝,享年53歳。消息一出,震驚所有喜愛《櫻桃小丸子》作品的廣大粉絲。 -
乳癌患者激增 預估恐突破1萬5千人大關
癌症新知 / 乳癌6578多年來,乳癌名列台灣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最新統計,1年約新增1萬2千多名乳癌患者,專家估計,再過幾年,乳癌年增人數預期將突破1萬5千人大關,與環境、飲食有密切關係。 -
電漿刀切除乳癌 乳房重建滿意度高
癌症新知 / 乳癌4410長庚紀念醫院台北院區乳房外科部主任陳訓徹醫師,於「台灣乳房醫學會研討會」中指出,目前針對乳癌手術切除治療時,大多使用傳統電燒刀與新科技電漿刀。不過,前者能量較大,手術過程中所產生的高溫容易破壞乳房週遭組織。相較之下,電漿刀的熱度降低,可減少皮膚遭受破壞,尤其是針對皮瓣切除,可減少皮瓣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