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口腔顎面外科
-
8種醫美手術將列管 須有麻醉專科醫師在場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454醫美糾紛頻傳,因麻醉不當而造成的醫療糾紛時有所聞。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於107年6月8日預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草案》(以下稱特管辦法)。 -
顱顏重建大突破 結合3大科技疤痕幾乎看不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551正值豆蔻年華,18歲陳小姐卻因為罹患顏面腫瘤,以致臉部變形,腫瘤侵犯右下顎骨,必須局部切除,她擔心術後疤痕明顯,影響外觀,遲遲不敢接受手術,最後在北榮「微創、導航、電腦輔助列印三合一手術」下,讓她彷彿回到未發病之前的模樣,甚至找不到疤痕。 -
牙周病未治療齒牙動搖 抽菸者風險高3倍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183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牙周疾病盛行率高達9成,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國人忽略,如果未能妥善治療,將導致掉牙、引發全身系統性疾病,即使想植牙,成功率也偏低。 -
菲國女子下巴長巨瘤 台北慈濟協助切除重建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847經診斷,Sarah的腫瘤為「牙釉母質細胞瘤」。收治Sarah的台北慈濟醫院口腔顎面外科夏毅然主任醫師說明,牙釉母質細胞是幫助牙齒發育與萌出的細胞,在牙齒萌出後應該要消失,若有殘存就會變成腫瘤,但多半是良性腫瘤,極少數人會有惡性轉變。他補充,因牙釉母質細胞瘤有慢慢延著骨頭擴散的特性,如果不治療,仍有造成遠端轉移的可能,所以臨床上要以治療惡性腫瘤的態度來面對。 -
她10年來睡不好 顎骨前置手術找回一夜好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54據美國睡眠協會的標準,每小時睡眠的呼吸中斷次數低於5次為正常情況、5到4次屬於輕度、15到29次屬於中度、30次以上屬於重度睡眠呼吸障礙。許博智說明,許女士發熱呼吸中止指數高達73.9,屬於重症,若睡眠時長期反覆缺氧,容易引發心臟病、心肌梗塞、高血壓、腦中風等嚴重問題。 -
口腔癌化療後切除腫瘤 可保顏面及口腔功能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419口腔癌為我國25到44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早10年以上。在台灣,約九成的口腔癌患者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等習慣;其餘一成則好發於65歲以上年長者,因基因變化導致口腔黏膜自體修補能力變弱,使得口腔黏膜上皮容易受損,不易自我痊癒,最後造成病變形成口腔癌。 -
震旦進軍3D醫療成立長陽生醫 與中國附醫合作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883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表示,中國附醫旗下的「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是台灣3D醫療先驅機構,擁有豐富3D醫療經驗。目前雖已累積上百件臨床案例,但資源多集中於中部地區,此次合作希望能全面將成功的臨床經驗技術轉移到長陽生醫國際,將醫療資源做有效分享,提升台灣整體醫療品質,並將台灣醫療服務推向亞太3D客製醫療服務。中國附醫主要針對牙科及矯正器械產品、整形正顎輔助器械產品及服務、數位手術規劃服務3大部分進行技術移轉。 -
蛀牙吃止痛藥不治療 竟釀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957有些民眾以為止痛藥是萬靈丹,吃完就一勞永逸,但長時間下來,容易讓自身錯過治療先機。收治葉奶奶的台北慈濟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許博智說明,若蛀牙出現傷口且沒有接受治療,加上抵抗力不佳時,就容易出現感染,嚴重時就會像葉奶奶一樣,演變為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