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口腔醫學
-
蛀牙也有猛暴性? 醫師:寒暑假後最嚴重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250每年3月20日為世界牙醫聯盟(FDI)訂定的「世界口腔健康日」,今年宣導主題為「口腔健康,身體健康,從齒開始」,提醒民眾應隨時照顧口腔健康,降低口腔疾病對社會造成的負擔。 -
基因檢測合併抹片檢查 成功揪出子宮頸癌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408雙和醫院婦產部主任賴鴻政表示,雖然國人子宮頸癌發生率高居第七,但早期治癒率卻極高,只要透過抹片檢查在零期發現,存活率可達百分之百。不過,現行子宮頸抹片檢查準確率只達60%至70%,必須每年檢查一次,以避免疏漏。 -
謝明哲教授免費講座 談「軟硬兼顧」骨關節保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11然而,人體的骨骼必須由許多關節加以連接,才能應付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而這些連結兩塊骨骼,能讓我們自由變換姿勢的關節,其實是一層附著在骨骼末端表面的軟骨。軟骨雖然有個「骨」字,卻和質地堅硬的骨骼是完全不同的物質。 -
眼科醫師開講 搶救3C族惡視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42市面上也因應這個潮流而出現了許多視力保健的商品,濾藍光眼鏡、濾藍光螢幕保護貼、聲稱可回復視力的眼球操教學書、葉黃素錠,網路上也流傳著許多視力的小測驗,在在都顯示現代人對視力健康的擔憂。 -
口腔內黑色腫塊 竟是皮膚惡性腫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0559成大醫院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黃則達說明,口腔黑色素瘤是一種罕見的口腔惡性腫瘤,約只占口腔惡性腫瘤中0.5%,好發於男性,男女比率約為2:1,發生年紀多為41至70歲,30歲以下發生較少。 -
喇舌提升免疫? 至少啵9次!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137除此之外,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TNO)的生物學家雷姆卡‧科特(Remco Kort)也發現,受試的21對情侶當中,每天進行9次以上熱吻的伴侶,長期下來伴侶間體內的微生物群也會近乎一致,日後遇到相似的感染症狀,將有較強的抵抗力;兩人也較能消化相同的食物、或對抗將來可能遭伴侶傳染的疾病。 -
快速而便捷的智齒拔除手術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015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口腔醫學科主任黃麗珠說,近來每年的兒童及青少年體檢中有發現到一個新趨勢,就是以往教科書提到的18至20歲萌發的智齒已有提早長出現象。可以改寫成16至18歲長出,甚至在門診中也可常看見國中生已經有智齒萌發的困擾。 -
牙齒與全身疾病有關 應定期檢查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53江錫仁醫師表示,發生齲齒的原因主要有4個:細菌、時間、食物、宿主(指我們的牙齒)。我們口腔中的牙菌斑或唾液中的「細菌」,利用食物中可發酵的醣類作為「食物」,經新陳代謝後產生酸,酸長「時間」與「牙齒」接觸,進而破壞牙齒表面,使牙齒產生脫鈣與齲蛀。因此,這四個要素如果缺少其中一個,就不會造成齲齒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