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口腔癌。
-
舌尖潰瘍2周未癒合是警訊! 一旦侵犯舌內深處恐舌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455口腔內的惡性腫瘤多由黏膜上鱗狀細胞惡化所致,正常來說,黏膜具有一定再生能力,若長期受到刺激,可能造成細胞產生變異,包括如嚼食檳榔、抽煙、喝酒、經常吃過燙或太辣食物、口腔衛生不良、蛀牙、長期裝置不適合的假牙、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及暴露輻射線等,都可能成為罹患口腔內舌癌的危險因子。西醫常見治療舌癌以手術方式為主,晚期術後常合併化療及放療處置;但對於害怕手術治療的病患,透過中醫治療仍可找到一線生機。 -
癌症因子藏在生活細節裡 過年期間不忘5大防癌好習慣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622所謂「防癌新生活」就是養成「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檳」、「定期篩檢」等5大防癌好習慣,臨床顯示,只要落實於生活,就能降低6至7成罹癌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全球癌症調查報告,2020年乳癌位居全球盛行率最高的癌症,肺癌、大腸直腸癌則分居2、3名。至於台灣最常見癌症則是大腸癌、肺癌、乳癌、肝癌、口腔癌。 -
口腔潰瘍逾2周恐口腔癌? 中醫對症及早修復病灶
癌症新知 / 口腔癌3307對於治療口腔癌,一般民眾第一個想法便是須接受西醫的標靶與化療。對此,杏菖中醫診所院長莊振杉醫師表示,口腔癌好發於舌、唇、齒齦、口腔內膜、咽、喉等部位,影響範圍包含發聲、吞嚥、咬合、美觀等問題。其生長部位肉眼可見,中醫藥物可直接觸及,通常預後佳,因此若檢查為口腔癌變,經專業中醫師診斷評估後,也可考慮採取中醫藥治療。 -
口腔癌發病到死亡時間短 中醫:早期這些徵兆應警覺
癌症新知 / 口腔癌12231中醫師莊振杉表示,口腔癌是發生於唇部、頰黏膜、牙齦、舌部、口底、顎部、口腔內膜的惡性腫瘤,好發部位以頰部黏膜最多,其次為唇部、舌側、舌尖、牙齦、口腔內膜。雖然發病到死亡的時間較短,但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口腔癌算是最容易治療的癌症,當你發現口腔內無論是唇部、頰黏膜、牙齦、舌部、口底、顎部等發生異樣,請立即找專業醫師檢查,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就會獲得完全痊癒的機會。 -
網傳口含洋蔥可治口腔潰瘍? 專家打臉「假訊息」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2新光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呂邁表示,口腔潰瘍的原因有很多種,臨床觀察以外傷性居多,例如,不小心咬到臉頰內側的肉,也有人因為戴上不合適的牙套,而導致破皮,出現傷口。 -
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癌最要命 防癌5招這樣做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4115進一步分析我國近5年的10大癌症趨勢,結果發現,國人飲食西化和生活習慣改變,使得全球罹病率排名第3的大腸癌已蟬聯我國罹癌人數之冠達11年之久,加強國人腸道健康成當務之急。 -
抗癌3箭齊發 遠離癌症風險就該這樣做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04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無分窮貴,都有罹癌可能。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出健康生活、抗癌「3支箭」即「我願意戒除抽菸、喝酒、嚼檳榔」、「我符合篩檢資格,我願意4癌篩檢全壘打」、「假如我是癌症病人,我願意接受治療」,希望全民免於癌症威脅。 -
破除毀容迷思 口腔癌早期治療存活率達8成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085口腔癌每年奪走近3000人性命,幾乎多為中老年男性,不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及臨床研究顯示,罹患早期(第0至1期)口腔癌,如果及時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其實高達8成,但若延宕病情至第3期,存活率僅5成5。不少患者擔心手術會影響外觀,雖然發現口腔裡有硬塊、白斑,卻遲遲不敢就醫,延誤治療導致確診時往往已到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