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台中50歲張先生10多年來抽菸、喝酒、嚼檳榔等習慣樣樣來,去年因右側舌頭出現潰瘍,確診舌癌,療程結束後他決心徹底戒除惡習,但張先生日前再度因左側嘴巴痛到張不開、出現白斑及潰瘍,確診為頰黏膜癌,所幸及早發現,仍有治癒機會,醫師則呼籲,致癌物會對全口腔黏膜造成永久傷害,最好連碰都不要碰!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徐俊傑表示,張先生去年初發現罹患舌癌,歷經手術、電療後,嚇得再也不敢抽菸、喝酒、嚼檳榔,但除了舌癌外,菸、酒、檳榔引起的口腔黏膜下纖維化,也讓張先生長期打不開嘴巴感到困擾,不料近期又因左側臉頰內白斑及遲遲未癒合的口腔潰瘍疼痛,再度確診為頰黏膜癌。
徐俊傑指出,口腔是吸入及吃入致癌物質的入口,尤其對於抽菸、喝酒及嚼檳榔等致癌物特別敏感,三者都有接觸的人,罹癌機會比一般人多達120倍;但即使是一般民眾,也可能因牙周病、假牙對口腔黏膜造成長期傷害,形成慢性刺激,進而罹患口腔癌。
徐俊傑介紹,菸、酒、檳榔等致癌物的刺激,不只是對局部口腔傷害,而是會對全口腔黏膜造成影響,使細胞的腫瘤抑癌基因及致癌基因產生長期慢性變化,衍生出「區域癌化」的概念,意即除了原本出現癌症的地方外,口腔其他範圍也有可能在不同時間,或不同位置出現第2、第3、甚至第4個癌症,就算是已戒除菸酒檳榔者,仍會有這種持續變化的可能,故長期追蹤檢查相當重要。
根據國際口腔癌的報告,口腔癌(不分期別)5年總生存率高達64%,而初期的口腔癌更有極高機會可以完全治癒,徐俊傑提醒,「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及「遠離致癌因子」是杜絕口腔癌的不二法門,國民健康署也針對30歲以上,以及18歲以上原住民有嚼檳榔者,提供每2年1次免費的口腔黏膜檢查,若有相關需求的民眾,可至耳鼻喉科或牙科篩檢。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乾眼症補水就好? 眼科醫師:缺水、缺油治療方向不同
延伸閱讀
-
挽救美國百萬生命 薄荷菸最大製造商、輸出國將頒禁令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80為減少青少年對吸菸的吸引力;及對菸品產程成癮的可能性,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日前對外宣布,將修法禁止薄荷加味菸。 -
方向錯了當心戳進腦袋! 小兒科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快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11近來不少人都有用家用快篩的需求,包含居家隔離者或是檢疫者,也需要用家用快篩。戳鼻子成為人人的日常,但是你真的「戳」對了嗎?小兒科陳木榮醫師在FB分享正確的快篩方式,如果走錯方向就戳進腦袋了! -
金融業男子腹痛發現15公分肝腫瘤 免疫組合治療助存活
癌症新知 / 肝癌10665有1名50多歲從事金融業的男性,本身為B肝病患,因肚子脹痛不舒服就醫,超音波發現15公分肝腫瘤無法開刀,因無肝硬化且肝功能正常,醫師建議使用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治療3個月後,因腫瘤壞死縮小得以開刀切除,術後2至3個月持續追蹤,所幸目前肝臟無腫瘤也無併發症,恢復原先正常生活。 -
感染Omicron與感冒如何分辨? 醫師:咳嗽的咳法不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05近期本土確診個案屢創新高,COVID-19的疫情進入以Omicron為主的流行樣態。不過大家都知道,Omicron以輕症為主,目前的輕症率仍維持99%的高點,僅少數人出現肺炎症狀;但可能讓很多人誤以為只是小感冒。如果我有症狀,我應該以為是Omicron還是當一般感冒呢? -
鼻子也會發霉!一直聞到怪味道 就醫檢查竟拉出黴菌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579長安醫院耳鼻喉科林恆甫醫師表示,引起鼻部異味的原因有很多,像是黴菌或細菌感染、鼻黏膜病變、萎縮性鼻炎、鼻內異物,甚至是鼻咽癌等,可由鼻內視鏡、鼻竇X光片或是電腦斷層掃描來做鑑別診斷。若長期反覆的鼻竇炎未經妥善的治療,還可能影響周圍的器官:例如壓迫眼眶周圍造成眼周感染及複視;或者往上進入顱內感染造成意識改變等神經學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