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和國民健康署106年癌症登記資料,每年超過3千國人死於口腔癌、7千多人診斷為口腔癌。然而,口腔癌涉及面頰、舌頭、唇部和上下頷等部位,除頰粘膜癌之外,舌癌屬口腔第2常見腫瘤,初期會以小潰瘍表現,逐漸會侵犯舌內深處,進而造成吞嚥及說話困難。
口腔環境長期受刺激 埋下日後罹患舌癌禍根
口腔內的惡性腫瘤多由黏膜上鱗狀細胞惡化所致,正常來說,黏膜具有一定再生能力,若長期受到刺激,可能造成細胞產生變異,包括如嚼食檳榔、抽煙、喝酒、經常吃過燙或太辣食物、口腔衛生不良、蛀牙、長期裝置不適合的假牙、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及暴露輻射線等,都可能成為罹患口腔內舌癌的危險因子。西醫常見治療舌癌以手術方式為主,晚期術後常合併化療及放療處置;但對於害怕手術治療的病患,透過中醫治療仍可找到一線生機。
因懼怕舌頭切除 舌癌晚期病患求助中醫
中醫師莊振杉曾收治1名求診時66歲病患,最初因舌尖疼痛,長期服用止痛劑一直無法止痛,就醫檢查後確診罹患舌癌晚期,因懼怕舌頭切除、無法復原,沮喪絕望之餘,由家人陪同前來求診。經過2個月中醫對症治療後腫瘤消失,而舌尖被癌細胞破壞深達1公分,再接續2個月的治療,舌尖部位也逐漸修復,至今8年多以來持續追蹤,未發現復發或轉移。
莊振杉進一步說明,病患前來就診時,舌尖有約3公分的腫瘤,主訴舌尖腫痛,吞嚥困難、聲音沙啞、口乾,還有便秘、失眠等症狀,除服止痛劑緩解疼痛,並無採取任何治療。診斷後發現病患脈象沉、弦而細,舌苔黃旁邊偏紅,開立中醫處方於飯前服用紫根牡蠣湯、十六味流氣飲、陽和湯、浙貝、夏枯草、蒲公英、龍葵加減;飯後給予消積飲1個月。第1次回診後,病患的瘤體明顯變小且吞嚥正常、精神體力恢復、症狀大幅改善。後續添加散腫潰堅湯、養心湯等,治療4個月後已好轉。
舌部潰傷2周未癒合 舌部出血、麻木應盡速就醫
通常舌頭是最容易被診斷和根治的器官,如果感覺有異樣應提高警覺,包括相同位置的舌部潰瘍逾2周未癒合、舌部觸摸有硬塊、持續感覺舌部麻木或舌部有出血等,皆應盡速就醫檢查。
莊振杉提醒,尋求中醫治療前,應備齊現代醫學檢查報告及血液檢驗數據等,有助於中醫診斷病情、對症治療,舌癌患者若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預後也較佳。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不只是火燒心! 中醫師曝這些胃食道逆流症狀也別大意
▸長期偏頭痛、睡不好? 快照鏡子看牙齒有沒有這些問題
相關部落格
-
口腔癌及頭頸癌治療副作用令癌友恐懼 中醫提供新選擇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573曾收治多名頭頸部癌症患者的中醫師莊振杉表示,頭頸部癌症如: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是根據其原發部位命名,大多數病理表現以鱗狀上皮細胞癌為主,約佔85%至95%。 -
癌友接受中醫治療卻不敢說? 中醫師破除常見治療迷思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706莊振杉以中醫的觀點說明,癌症的成因通常與自體免疫不足有關,因此,若沒有將真正的致癌因子消除,隨時都有復發和轉移的可能!而中醫的主要治療方向在於提升患者的自體免疫功能,中醫藥藉由現代生物科技做特定植物萃取、微分化處理,讓中醫藥能快速被人體吸收,進而提升患者免疫力與體力,達到真正治癒的目的。 -
肝長期發炎小心肝硬化 中醫:持續惡化肝癌病變恐上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79談到肝硬化的形成,莊振杉說明,多數是由肝慢性發炎所導致的,主因是病毒型肝炎、酒精、藥物或飲食、生活不正常或自體免疫異常造成肝臟慢性發炎,其中,原本有B、C型肝炎或酗酒習慣的人都是高危險群,不可不慎。 -
當癌來敲門別急著害怕! 中醫結合現代生物科技有對策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869當病患確診罹患癌症,醫師會根據病況採取不一樣的治療方式。莊振杉指出,針對癌症初期的患者,通常會先以中醫藥治療,提升病患的免疫力,幫助自體消滅癌細胞。 -
怕口腔癌化療副作用延誤治療 現代中醫藥供癌友新選擇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123杏菖中醫診所院長莊振杉指出,中醫在千年以前就有記載針對癌症的療法,根據辯證論治,以扶正驅邪、去積消腫、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止血、止痛並削減瘤體;對於正在接受西醫治療的患者,中醫藥也能減輕病人在西醫治療中的免疫抑制和毒性反應,降低治療副作用、促進氣血循環,增強病人的免疫力和體力,藉此提升藥物效果。
延伸閱讀
-
「小滿」時節頭昏身體沉重感明顯 中醫養生少不了這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525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小滿」天氣比「立夏」時更濕、更熱、更悶,尤其雨量會明顯增加,人們經常會感覺體內的熱氣及濕氣悶住,散不出去,頭昏身體沉重感明顯。 -
新冠疫情狂燒無症狀患者心慌慌? 中醫師傳授抗疫解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17談起研製防疫茶原理,鄭愛蓮分享,傳統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意指當人體正氣足夠時,就不用怕任何干擾。而《傷寒論》中又將正氣稱為「衛氣」,是人體的首道防線,因此以此理論製作防疫茶。 -
濕疹不只是皮膚問題! 中醫強調由內而外調理避免復發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346西醫療程通常會開藥膏供患者塗抹,但中醫是整體的治療。鄭愛蓮說,「體內的垃圾應藉由出汗、出油或排泄去代謝,若出現在皮膚,就可能是濕疹了。」患者需從調整飲食與作息做起,並非1、2周就能痊癒。使用中藥方也能夠排出體內的濕氣,至於開的藥方則因人而異,初期需要排寒、濕、熱,後期就要補元氣,讓五臟六腑強壯。 -
衛福部核准「清冠一號」為處方用藥 中醫詳解適用族群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29沈瑞斌曾收治1位76歲的新冠患者,當時已經發展至肺炎緻密斑塊、血氧降低的狀況並住進加護病房,在透過「清冠一號」的治療下,4天後肺炎斑塊變淡轉出加護病房,患者的情況明顯好轉許多,最後順利出院;另1名34歲年輕確診者胸悶、呼吸困難、咳嗽則屬輕症,同樣透過「清冠一號」的治療7天後症狀緩解、PCR轉陰並成功恢復健康。 -
結婚5年老婆肚子無消息 男子勃起障礙傳宗接代拉警報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216陽痿早洩常令男人感到自卑、工作生活中缺乏自信,而陽痿發生的成因包括抽菸、飲酒過量、熬夜、缺乏運動、手淫過度、營養失調、性荷爾蒙不足、亂服成藥與壯陽藥物以及糖尿病等;而中醫理論認為造成陽痿的原因主要來自於情緒壓力、煩惱過度而磨損心脾,導致陰虛火旺及肝氣鬱結、氣虛無力引起。楊永榮強調,中醫治療陽痿對症治療可細分5大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