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匿名
-
兒盟:5兒少有1人遭網路詐騙 曾被網友「騙色」更難防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156戶外連日高溫,在室內吹冷氣、滑手機上網,已成為現在青少年最常見的娛樂。然兒福聯盟希望家長注意,今年兒少上網時間比疫情前多5小時,且每5人就有1人曾遭詐騙,甚至有2成左右的兒少險掉入「騙色」陷阱!兒盟建議家長可以與兒少共同設立「螢幕時間上限」,教導網路使用觀念,同時籲政府成立專責單位,參考英國網路安全委員會,建立跨域整合政府、執法單位、企業及第3方部門的機制,全面性保障兒少網路安全。 -
3成高中職生看過「18禁」 逾百名兒少在社群傳私密照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906社群網站興起,不少網路笑話時常說「臉書是老年人使用的玩意」那麼年輕人都用什麼呢?近期多起兒少因手機使用與家長產生衝突的新聞,顯見父母正面臨數位時代教養的新挑戰。家扶基金會近日公布最新《兒少網路社群使用習慣調查》,問卷回收16,678份,結果發現,「影音社群」受到台灣兒少的歡迎。
-
性暴力受害者精神壓力大 近300受暴者僅6成積極求援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693現代婦女基金會呼籲民眾關注社會輿論對性暴力被害者求助行為的影響。 現代婦女基金會本次進行的「性暴力事件求助態度網路調查」,調查期間為112年3月1日至3月31日,共回收876份有效問卷。本項調查共分為「假設遭受性暴力」及「實際遭受性暴力」的求助態度兩大區塊來比較,再將前者區分為「假設遭遇上司性騷擾」及「假設遭遇熟識好友性侵害」兩大題組來了解民眾的求助態度。 -
女性確診者發病後才發現染上愛滋 疾管署呼籲定期篩檢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2873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然疾管署統計,2022年新增42位女性的愛滋感染者,且在感染後3個月才發現自己感染愛滋,使自己受到愛滋病毒侵擾的時間拉長。因此疾管署慢性傳染病組副組長詹珮君提醒,女性也應該勤於進行愛滋篩檢。 -
2022年梅毒、淋病新增感染者逾9千人 7成是35歲以下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2797依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新增通報確診為愛滋病毒感染者為1,074人,梅毒為9,631人,其中活性梅毒1,691人占18%,淋病為8,015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有7成以上的感染者,為35歲以下年輕族群;超過9成的感染危險因子為不安全性行為。 -
浪漫西洋情人節!享受魚水之歡前 不忘篩檢保護另一半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28032月14日就是西洋情人節,許多人會在節日前後或當天選擇與情人共度「愛」的時光,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提醒您,在疫情尚未平息的當下,落實全程使用保險套的安全性行為與防疫新生活同等重要。此外,亦呼籲民眾主動接受愛滋病毒篩檢及預防性投藥,讓自己成為守護彼此健康的「愛」之守門員。
-
愛滋病年輕化? 高中職以上學生可換免費愛滋檢測試劑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2712疾管署今(2022)年持續辦理「愛滋自我篩檢計畫」,至9月底止已提供約4萬人次篩檢服務。近期新感染者以年輕族群為主,今年新通報愛滋感染者中24歲以下占19%,25到34歲占40%,同時考量年輕族群經濟大多未完全獨立,推廣校園愛滋自我篩檢,自即日起至今年12月31日止,免費提供高中職(含)以上學生試劑電子兌換券,可兌換免費試劑1支進行愛滋自我篩檢,鼓勵有篩檢需求之學生瞭解自身健康狀態,試劑數量有限,送完為止,請把握掌握自身健康的機會。 -
愛滋病確診者女性族群增加! 30到49歲熟女占比近7成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2475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我國整體愛滋疫情自2018年起呈下降趨勢,今(2022)年截至9月,累積通報數計43,052人,本國籍愛滋感染者新增通報796人,與2021年同期新增通報947人相比下降16%。同時疾管署發現,今年女性新增通報人數雖佔比低,但卻有增加趨勢,今年截至9月,本國籍女性感染者新增通報33名,與2021年、2020年同期分別新增8人、6人,增加32%、22%。有約40%的女性感染者於通報感染愛滋的3個月內通報後天免疫不全缺乏症候群(AIDS)發病,代表已延遲就醫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