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化放療
-
癌友新冠肺炎期間 6招飲食提升保護力增加存活率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566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供癌友飲食保健6招「衛生安全排第一、新鮮天然ㄟ尚好、維持體重不下降、吃得夠且均衡多樣化、多吃優質蛋白質、適當補充營養素」,呼籲癌友及家屬(照顧者)應挑選優質的食材,正確的烹調,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有助於癌友降低治療的副作用,提升免疫力、改善生活品質,才能增加治療效果與存活率。 -
口腔癌化放療結合「癌因性疲憊症」治療 減低副作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92根據癌症登記報告,我國2016年新增7,805名口腔癌患者,死亡人數2,936人,研究發現,相較先化療再放療或是先放療再化療,「化放療同步進行」最能提升治癒率,但副作用和治療毒性也最大,易造成身體不適,後續的生活品質與療程都可能受到影響。口腔癌當中以鱗狀細胞癌占最大宗,女性達9成、男性更超過97%,患者能否完成完整的化放療療程,攸關治療存活率。 -
鼻咽癌是亞洲人特有癌症 韓星金宇彬也罹此癌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955鼻咽癌是亞洲人特有的癌症,如韓國男星金宇彬、馬來西亞羽球世界球王李宗偉等,都是鼻咽癌患者。根據台灣國內最新統計,每年約有1,600人發病,鼻咽癌占男性癌症發生率第12位,一般而言,男女比例約為3比1。 -
癌症化放療後免疫下降 中醫輔助修復存活率增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155化療藥物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傷害正常細胞,由於化療藥物無法辨識器官位置,累積幾次化療後,容易殺傷骨髓黏膜及造血細胞功能。每次化療前的抽血檢查,如果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指數低於化療標準值,患者將難以繼續接受化療,甚至療程可能被迫中斷,影響抗癌療效。 -
化療注重癌因性疲憊 有助卵巢癌患者預後改善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592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6年我國新增1507名卵巢癌患者(不含原位癌),造成656人死亡,超過74%患者接受化學治療,卻在治療過程中受各種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與體力嚴重流失,無法如期完成整個療程。 -
挺過抗癌化療艱難期 提升免疫是關鍵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745中醫師陳瑞聲說明,雖然抗癌療法推陳出新,但大多數癌症治療仍以化療為主,且效果因人而異,並非每個人都能因為化療就讓病情好轉,重點是病人承受不住化療副作用病情急轉直下的也大有人在。 -
抗癌之路不敵病魔 身體免疫扮演重要角色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6423食道癌在國內每年新增約2400名患者,其中超過9成為男性,名列台灣男性癌症死因第5位,治療預後極為不佳,全球不分期平均5年存活率不到2成。去年底藝人安迪與裕隆董事長嚴凱泰皆罹患食道癌,經歷多次化療,病情時好時壞,反覆不定,無奈最後仍不敵病魔,相繼離世。 -
乳癌易轉移復發 中醫淨化淋巴餓死癌細胞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582豆漿能不能喝?吃雞肉會不會補到癌細胞?婦女朋友聞乳癌色變,對於各種飲食與養生資訊來者不拒。然而每個人體質不同,引發癌症的原因也不同,若不幸罹患乳癌,不論飲食調整還是尋醫求治,與其聽信網路傳言,不如依循中西醫的指導和治療,才是找回健康的正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