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化學藥物
-
長期背痛以為五十肩 檢查發現胰臟癌轉移侵犯腹腔神經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676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葉俊杰說明,「胰臟癌是癌症中的隱形殺手」,早期並無明顯症狀,也缺乏有效的追蹤篩檢工具,大部分患者確診時都已經到了中晚期。臨床顯示,胰臟癌特別容易侵犯轉移,若無法早期診斷,一旦轉移,就無法根治。令人惋惜的是,許多癌友因太晚確診,僅有5分之1有機會接受根治性治療。 -
錯把直腸腫瘤當痔瘡 阿公強忍疼痛坐立難安
癌症新知 / 腸癌4795台中90歲潘姓阿公長期血便,又在肛門口摸到突出物,以為只是痔瘡發作,僅塗抹痔瘡藥物和服用中藥處理,始終強忍不適沒向家人透露,直到子女發現爸爸舉止怪異,硬拉著就診才發現竟是「低位直腸癌」惹的禍,所幸透過口服化學藥物和放射線治療後,腫瘤明顯縮小,阿公也能順利坐下和解便了。 -
中西醫聯合抗癌 增加癌轉移晚期患者存活率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176大腸癌已連續多年位居癌症新發人數的榜首,且有年輕化趨勢。一項研究分析2013年資料,發現20歲以下罹患腸癌者是10年前的2.1倍;85歲以上更是10年前的3.3倍,推測跟環境毒素、飲食偏好及平均壽命延長等因素有關。 -
腹部腫脹以為大腸激躁症 檢查發現晚期卵巢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3866當腹部出現脹痛、便秘、腸胃不適、食慾不振,但腰圍卻越來越粗等症狀時,小心這可能是晚期卵巢癌。今年90歲高齡的宋奶奶,在76歲那年出現這些症狀,原本以為是宿疾大腸激躁症,沒想到症狀持續惡化,檢查確診為卵巢癌合併腸阻塞。 -
乳癌患者激增 預估恐突破1萬5千人大關
癌症新知 / 乳癌6579多年來,乳癌名列台灣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最新統計,1年約新增1萬2千多名乳癌患者,專家估計,再過幾年,乳癌年增人數預期將突破1萬5千人大關,與環境、飲食有密切關係。 -
淋巴癌捉摸不定 任何年齡發生都應積極治療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15375歲的周奶奶持續咳嗽好幾個月,有時還會喘,在診所診斷為感冒,服藥後症狀仍未緩解,於是就診於台北慈濟醫院。診察時,醫師摸到奶奶的脖子有腫塊,做穿刺檢查發現異常,胸部X光也看到奶奶的肺有很多顆腫瘤,隨即住院做內視鏡切片檢查,確診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血液腫瘤科高偉堯主任為奶奶做化學治療,歷經6次完整療程 -
中醫提升癌友免疫 修復白血球血小板不足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462衛福部國健署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5年癌症時鐘比前一年快轉6秒,每5分鐘就有1人確診罹癌,罹癌人數10萬5156人,較前一年增加2009人。 -
男大生「腸套疊」腹痛 竟是腫瘤作祟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360許多人以為「腸套疊」只會發生在幼兒身上,其實成年人也會,且原因更恐怖,可能是大腸癌、闌尾癌所引起的。一名男大學生因為右下腹痛就醫,原本以為是急性闌尾炎,至醫學中心就醫後,確診為闌尾腫瘤所引發的「腸套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