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動腦
-
中年壓力大 老年失智風險增2成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053為了避免失智症上身,許多人採取了如打麻將、多動腦或是天天運動等方法來預防。但現在根據新的研究顯示,中年時若是壓力過大,老年失智的風險就會增加許多,這項研究發表於《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上。 -
延長保固-大腦不怕使用 只怕不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171在大腦健康概念上,我們所擁有的神經元連結總數越多越好,就像存款簿上的數目字一樣,因為那代表一種保障,一種可承受意外、缺損的能力。大腦中的神經連結總數越多,越能承受連結缺損,這麼一來,即便大腦隨著年紀退化,某些神經元發生障礙,其它神經元就能馬上遞補,維持大腦基本正常功能,最重要的是腦細胞會死、會減量,可是神經卻可以透過訓練而變得更活躍。
-
全球風靡「糖果」APP 早發性白內障成隱憂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326陳逸川眼科診所院長陳逸川醫師表示,40、50歲近視患者若出現輕微白內障或老花情形,建議可考慮以白內障手術取代近視雷射,不僅可治癒白內障,還可同時改善近視、遠視、散光及老花等問題。目前白內障手術具有零疼痛、手術快、復原迅速等優點,相當值得推薦。 -
防疫大作戰》聰明補充優蛋白 增強身體防護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32研究發現,牛初乳成分與人初乳相似,最接近人體的需要。乳牛分娩後24小時內分泌的初乳,含有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占總蛋白量的40%以上,比人體初乳高出100倍。食用牛初乳可清除腸道病原菌及毒素,維護益菌叢生態的穩定,並且能促進消化吸收,調整腸道微生物環境,刺激免疫反應。 -
罹患阿茲海默症 認路高手找不到回家路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涂敏謙醫師表示,陳先生年輕時從事送貨工作,全省跑透透,只要有地址、電話,光靠地圖就能很快找到路。然而退休後這幾年,卻經常忘路、忘事,家人以為他是年紀大了,老化健忘,但陳先生常重覆問同樣的事,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初期的阿茲海默症。 -
腦袋放空一下! 有助創造力提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98現代社會分秒必爭,每個人總是忙碌奔波於工作,但是由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所做的最新研究發現,適時的放空腦袋、讓自己發呆一下,對於提升大腦創造力和記憶力都相當有幫助。 -
活到老學到老 可預防大腦退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970刊載於《認知科學趨勢期刊》(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的最新評估報告指出,隨著年紀的增長,但卻仍維持身體、社交及心智的活動,就是抗老化的秘訣。雖說因年齡增長,記憶力一定會有些衰退,但根據研究顯示,記憶力衰退的趨勢其實因人而異,只要常動腦,記憶力衰退會較為緩慢。此研究同時證明,記憶力沒有明顯衰退的老人,大腦功能會比接近年輕人,因此多動腦還是好的。 -
芳香紓壓 「憶」起活化大腦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027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李碧慧主任表示,大安區65歲以上老人推估疑似或罹患失智症人口約有2,293人,但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僅有709人,顯示仍有許多失智症患者尚未就醫接受正確診斷治療,欠缺適當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