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切片檢查
-
頸部淋巴結腫大且體重下降 當心罹患淋巴癌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962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許雅婷醫師解釋,淋巴癌為淋巴細胞異常增生形成的惡性腫瘤,目前尚無法確定致病原因,但有研究顯示,暴露在有機化學物質及放射線中,或被某些細菌(如幽門桿菌)和病毒感染(如C型肝炎、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皆有較高罹癌風險。
-
男性單車族胯下受壓迫 當心攝護腺癌指數飆高
兩性關係 / 男人幫4249北醫附醫泌尿科主任葉劭德指出,攝護腺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許多病患因為排尿不順、出血等問題才到醫院檢查,但六成病患確診時已到了第三、第四期,且已轉移。 -
定期口腔癌篩檢 可降低四分之一死亡風險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273國健署於2010年起將四癌篩檢(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子宮頸癌)列為首要政策與醫院評鑑指標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是全世界唯一有針對口腔癌高風險個案長期提供全國性篩檢的國家。 -
肺癌來勢洶洶 中醫療法提升癌友存活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183西醫治療肺癌,以手術、化療及放療三大療法為主。但手術或放療常會損傷其他組織器宮,化療藥品的毒性則是不分細胞好壞,一律「通殺」。在砍敵人一刀也同時砍自己一刀的療法下,恐影響患者生命存活期。所以中西醫雙管齊下,優勢互補,已逐漸成為世界癌症治療的趨勢。 -
假溼疹真惡性腫瘤 佩吉特氏病讓阿嬤苦不堪言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5722王聿農指出,佩吉特氏病症狀為局部癢、痛、燒灼感,外觀和溼疹相當類似,而常被誤診成溼診。不過,長在外陰部的佩吉特氏病相當罕見,發生率僅占所有外陰部癌症中約1%,應該是陰部附近腺體發源的腺癌細胞,在表皮層水平擴散。 -
指甲出現黑線且變大 恐為黑色素細胞癌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577大部分長在指甲基部的「黑色素細胞痣」,在醫學上稱為「縱向黑甲症」,不痛不癢,大多數人根本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因此,只要觀察變化就好。但如果寬度出現變化,或變得不規則、顏色改變,或侵犯到近端的甲緣,或是出血、疼痛等,務必要到皮膚科就診,透過切片檢查確認是否癌化。
-
19歲女大生腹痛5天 竟罹患第三期卵巢癌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156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婦產部黃思誠醫師表示,患者因腹痛急診時,測量體溫37.9度,心跳每分鐘111下,胎兒蛋白指數高達13480ng/ml(正常為20ng/ml以下),檢查發現右側卵巢內有一個相當於葡萄柚大小的腫瘤,推測為卵黃囊腫瘤。先切除右側卵巢腫瘤、輸卵管、淋巴腺以及大網膜,切片檢查發現為卵巢癌第三期,需再做化療,徹底消除癌細胞。 -
治療攝護腺癌 海福刀免尿失禁、不舉後遺症
兩性關係 / 男人幫4590收治該名患者的嘉義長庚泌尿科主任林威宇醫師表示,患者104年11月突然排尿不順,甚至尿不出來,為此,曾好幾次掛急診,透過導尿才暫時解決燃眉之急。然而,排尿困難問題依舊,於是接受銩雷射,切除肥大的攝護腺,打通了尿道,同時也做了切片檢查,沒想到竟診斷出攝護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