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切片檢查
-
老菸槍喉嚨卡卡竟罹癌 放射治療保住聲帶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860黃純惟醫師指出,喉癌位居台灣男性癌症中第17位,可分為聲門癌、聲門上癌及聲門下癌,並以聲門癌最多,也是最容易早期發現的癌別;喉癌好發族群為40歲以上,且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的男性,當出現喉嚨卡卡合併頸部腫塊、聲音沙啞、吞嚥疼痛等症狀,就得當心可能與喉頭病變有關。 -
親友推薦的偏方真的有用? 用藥前先釐清這3項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726中醫師王瑜婷說明,大部分癌友都會對放療、化療、標靶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感到焦慮,以致想尋求其他偏方,建議病友在使用前,應該先充分了解自己的「腫瘤期別」外,「自己的體質」、「藥物的性質功效」。 -
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PSA異常 一定等於罹患攝護腺癌?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293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醫師洪育忠表示,據統計,增加攝護腺癌患者的發生率,以年齡大於50歲、具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的比例尤高。即便腫瘤生長緩慢,但因個人情況不同,仍須留意癌細胞移轉的風險,攝護腺癌擴散容易移轉到骨頭,並引起下背部、骨盆或臀部疼痛等症狀,呼籲40至50歲間男性,應培養定期做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篩檢及每1到2年進行攝護腺超音波檢查。因攝護腺疾病和自身荷爾蒙代謝異常有極大關聯,也可進一步做男性荷爾蒙檢查,了解其風險。 -
數位版《肺癌攻略》 助癌友克服2大困境
癌症新知 / 肺癌3082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表示,2018年國人10大死因最新統計發現,癌症已連續37年居於首位,且肺癌為癌症死因之首,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則顯示,台灣每年新增肺癌患者高達1萬3,000多人。肺癌發生率居高不下,新增個案逐年上升,儼然成為新一代國病,但大多數肺癌好發位置周圍沒有痛覺神經,超過半數患者係因頭痛、喘、咳嗽而來就醫,確診時都已局部轉移或晚期。 -
攝護腺癌治療選擇 醫師解析根除、微創標靶、放療優缺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4776臨床上多數早期攝護腺癌病患常在健檢抽血或是良性攝護腺肥大出現症狀時,進一步切片檢查才發現。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泌尿科醫師蕭志豪表示,局限性的攝護腺癌(stage T1~2)、尚未擴散轉移,可考慮選擇達文西腹腔鏡攝護腺根除手術、海福刀微創標靶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等3種治療方式,來根除癌細胞。 -
醫療科技再進化 尿液診斷攝護腺癌快速準確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2853研究人員解釋,新型的PUR檢測法,不需要像之前透過PSA血液篩檢,或進行侵入式的切片檢查,只需要透過尿液就可以得知適當治療時機,且準確度相當高。 -
老婦癲癇突發 竟是腫瘤刺穿腦膜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4305周啟文指出,腦腫瘤是因為腦部組織細胞不正常增生為瘤狀物,無論是良性或惡性,只要有壓迫到腦部神經組織,就可能對人體運作造成影響,而個案罹患的顱骨腫瘤很少見,尤其因壓迫腦部產生癲癇的情況更稀有;目前腫瘤形成仍無明確原因,推測可能與遺傳、基因突變、腦損傷、病毒感染或外在環境因素有關,且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 -
肺腫瘤如何確認? 電腦斷層導引提供解決方案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88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影像醫學部醫師柯維鈞表示,當病人肺部發現原因不明組織,需做病理切片檢查來確定病因,以擬定正確治療方式時,可運用電腦斷層導引組織切片術;電腦斷層導引肺部腫瘤切片是利用電腦斷層的定位與導引,經皮下穿刺把切片針引進病灶,切取組織樣本後進行病理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