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冠狀動脈支架
-
拔牙前該停藥?藥師提醒抗凝血與止痛藥 恐增出血風險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7857洗牙、拔牙、植牙,這些都是常見的牙科治療,但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社區藥局開業藥師黃彥儒提醒,在接受牙齒治療時,如服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血藥物、雙磷酸鹽類藥物、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等,務必先與醫師討論,是否事先停藥,以免引發出血風險。 -
心肌梗塞年輕化? 醫:血液循環不良恐搞垮你全身健康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88冬天溫度降低,早晚或室內外溫差過大,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飆升,導致有心血管問題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提高心肌梗塞的發生率。醫師表示,若要追溯源頭,心肌梗塞的原因與血液循環不良大有關係。 -
癌友放療後小心皮膚炎!傷口多在右背部 這族群勿忽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66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文 李政純 一般民眾比較熟知的是癌症患者在經過開刀切除腫瘤之後,通常需要做化療或俗稱「電療」的放療,全面性的不放過任何一個癌細胞;但其實除了在切除腫瘤後之外,有時候,放療也可以在手術前來縮小腫瘤大小,使手術更容易進行。甚至是對於一些不適合手術的大腫瘤,放療可以用來縮小腫瘤尺寸,進而減輕症狀,使其他治療方法更容易進行。 高雄榮民總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
主動脈瓣膜狹窄竟腸胃出血 心臟內外科醫師聯手換瓣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79高齡82歲的高爺爺在年輕時因冠心病置放過冠狀動脈支架,日前他因腸胃道出血和血便反覆住院,卻遲遲找不到原因,最後連腎功能都出問題,必須洗腎, 2個月後他再度住院,醫師發現他還合併有心雜音,遂照會心臟內外科團隊評估,結果發現他主動脈瓣狹窄合併不明原因的腸胃道出血,診斷是罹患罕見的「海德氏症候群」,考量患者年紀大、慢性共病多,心臟血管外科諶大中主任與心臟血管科詹仕戎醫師聯手於複合式手術室執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術後2天,高爺爺順利出院,解決了心臟問題,腸胃道也不再出血。 -
三高微超標需注意!5旬翁輕忽健檢結果 突胸痛動手術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06659歲吳先生每年定期接受員工健檢,近十年來每次健檢均為相同結果,血壓、血糖、血脂都比標準值高一些,但還不到需要藥物治療的程度,導致他每次在收到健檢報告後,看到紅字總是說習慣就好。未料,吳先生上個月突因劇烈胸痛送醫,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並接受置放冠狀動脈支架手術,這讓他開始體認到積極管理三高紅字的重要性。 -
到院前心肺停止有機會轉危為安? 目標體溫管理能搶救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146許多民眾不知道的是,在治療完病灶後,醫療團隊會針對心跳休止、經急救復甦的病人施行「目標體溫管理」,透過低體溫療法,減少感染情事。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詹仕戎表示,人體在休克時體溫產生變化,體內細胞也會休克、缺氧、壞死而產生發炎物質,進而造成腦部損傷。 -
運匠急性心肌梗塞險猝死 心臟科團隊合力「把命留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81心臟血管外科劉殷佐主任表示,因患者置放支架後血壓仍不穩定,只能藉葉克膜暫時維生,但心臟恢復程度不如預期,肺水腫情形相當嚴重,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的主動脈只有兩葉薄片,為急性心肌梗塞併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評估後再安排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才順利解除肺水腫症狀,並脫離葉克膜。他笑著說:「總算讓他把命留下來了」。 -
心肌梗塞患者送急診劇增 多數擔心染疫沒回診停藥所致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7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潘泓智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原本追蹤治療良好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因擔心染疫風險而不敢至醫院回診,連帶也中斷服用藥物。沒想到近期1周內竟出現多位患者,因停用抗血小板藥物,造成心臟冠狀動脈支架內急性血栓,所幸經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後,才撿回一命,紛紛嚇得表示不敢再自行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