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內耳
-
跨年演唱會倒數! 突發性耳聾求診人數恐再有一波高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09根據耳鼻喉科門診觀察,跨年晚會後的1周內,往往是突發性耳聾求診的患者人數激增的高峰期。李宏信醫師說,突發性耳聾的醫學定義是指,3天之內、連續3個聲音頻率,發生超過30分貝聽力喪失的,是1種急症。雖然醫界對於其致病機轉仍不甚明確,但普遍認為與長期處於高分貝環境中、病毒感染、壓力、糖尿病、內耳血管病變……等有關。 -
講座報名/耳鳴、眩暈、鼻病一網打盡 耳鼻喉名醫開講
醫藥衛生 / 名家開講3197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醫師說明,「治療耳鳴,才能預防重聽!」,而治療耳鳴時間相當漫長,至少得持續治療半年以上,直到症狀完全消失為止,病人一定要有耐性。聽力受損的民眾,可以每天服用綜合維他命及維他命C、E等可以活化聽神經細胞的維生素。 -
日夜溫差大當心耳中風找上門! 促進末梢血循提早預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86耳中風在醫學上稱為「突發性耳聾」,是一種聽力突然降低的疾病,成因複雜,一般認為與病毒感染導致神經炎,或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有關。耳鼻喉科醫師陳建業指出,耳鳴眩暈主要由末梢性與中樞性2大成因引起,除少部分中樞性與腦部疾病如腦瘤有關,出現單側耳鳴時需多加留意;多數患者是因為內耳微循環不良、供應內耳神經氧氣的血管被阻塞或末梢血循不通暢,才導致耳鳴眩暈的發生。 -
眩暈有2種!這種屬現代文明病 看iMax電影也可能誘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27眩暈症可分為「周邊型眩暈」和「中樞型眩暈」2大類型,約9成以上的患者為內耳前庭不平衡引起的周邊性眩暈,也可簡稱內耳型,包括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耳部前庭及三半規管之神經發炎或梅尼爾氏症;中樞型眩暈通常是腦血管疾病、腫瘤等引起,治療較為棘手。 -
內耳3病症相互影響 耳鳴、眩暈、重聽逗陣來難招架!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89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許多耳鳴病患會因為初期耳鳴症狀不明顯,僅夜深人靜時才聽得見,因此忽視耳鳴不做積極治療,直到發生眩暈或重聽時,才驚覺內耳疾病會相互影響,甚至同時發生,內耳疾病接踵而來。然而,耳鳴、重聽和眩暈又有「內耳疾病3兄弟」之稱,主要是因為這3種疾病存在相互關聯性,三者發生主因與內耳的前庭、耳蝸和耳蝸旁的3個半規管等之病變有關。 -
日落之後就耳鳴影響夜晚難入睡 耳鳴帶來失眠惡性循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67內耳血管阻塞常見是由於老化引起,因為內耳血管循環不良、神經退化萎縮等因素引發耳鳴。中老年人往往睡眠品質差,進而誘發耳鳴,抑或耳鳴愈大聲就愈難入眠,造成失眠和耳鳴互為影響;而年輕患者常因為用腦過度、緊張、焦慮、過勞或面臨業績壓力等,容易造成內耳血管過度收縮、血流不暢,也會引發耳鳴,臨床上常遇見電腦工程師、年中作帳的會計師或面臨大考的考生,都是耳鳴好發族群。 -
對於聽力損失置之不理的後果 恐將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71研究表明, 到了70歲有3分之2的美國成年人已經失去了一些聽力,然而,超過80%的人並沒有尋求治療。根據柳葉刀委員會2020年提出關於失智症預防和護理的報告顯示,與年齡相關的聽力損失,是失智症最大的可改變風險因素,中年聽力損失約占所有失智症病例的8.2%。 -
當感冒伴隨眩暈症發作 恐病毒侵犯導致內耳前庭神經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5581感冒是一種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但如果合併眩暈症狀,就更應該多加留意,即便感冒好得差不多了,眩暈的問題仍可能存在。感冒引發的眩暈主要是因為感冒病毒侵犯內耳的迷路神經造成發炎的結果,又稱為「內耳前庭神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