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聽力損失是自然的衰老現象,沒人願意承認這事件正在發生,但它確實發生了,倘若忽視這個現象就得付出代價,因為聽力損失可能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聽力損失程度越嚴重 罹患失智症可能性越大
紐約長老會醫院耳鼻喉科醫生Alexander Chern博士指出,聽力損失程度越嚴重,罹患失智症的可能性就越大。
研究表明,到了70歲有3分之2的美國成年人已經失去了一些聽力,然而,超過80%的人並沒有尋求治療。根據柳葉刀委員會2020年提出關於失智症預防和護理的報告顯示,與年齡相關的聽力損失,是失智症最大的可改變風險因素,中年聽力損失約占所有失智症病例的8.2%。
然而,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會這樣的情況。專家表示,正如很多導致失智症的原因,聽力損失與大腦的健康下降之間,也存在許多潛在機制。英國紐卡斯爾大學認知神經學教授Timothy Griffiths表示,和失智症一樣可能不只有1個原因。
鼓勵使用助聽器 來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Timothy Griffiths指出,有一種可能性是,導致聽力惡化的過程,同樣會損害認知功能,他於2020年在《Neuron》上合著了一項研究,審查了將聽力損失和認知功能聯繫起來的證據。例如,導致血管性失智的小中風,可能會影響內耳,另一種可能性為,聽力損失會降低負責思考的大腦關鍵區域的活動,進而導致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罹患率增加。
Timothy Griffiths接著表示,可能是因為聽得到這件事,對大腦有促進作用,能夠使人更好地處理聽覺信號,並體驗言語交流和情感交流。也就是說,輸入不足會導致大腦儲備不足,進而導致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升高。
還有另一種可能是聽力損失迫使一個人耗盡其他的認知資源,許多研究表明,在困難條件下傾聽,會使執行其他需要注意力的任務變得更加困難。也就是必須使用更多的腦力來傾聽事物,而這種腦力正在消耗你可能用於其他活動的資源。又或者是在困難條件下,負責聆聽的大腦部分活動量增加,導致負責認知功能的大腦區域疾病進程加速進展。
至於治療聽力損失是否會減緩或阻止失智症的進展,目前仍不清楚。儘管如此,還是鼓勵人們使用助聽器,因為助聽器只會幫助,而不會傷害聽力損失的人,柳葉刀委員會鼓勵使用助聽器來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網球肘跟打網球無關! 上班族、家庭主婦都是好發族群
▸夏天才防曬? 冬天沒做好防曬結局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延伸閱讀
-
方向錯了當心戳進腦袋! 小兒科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快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18近來不少人都有用家用快篩的需求,包含居家隔離者或是檢疫者,也需要用家用快篩。戳鼻子成為人人的日常,但是你真的「戳」對了嗎?小兒科陳木榮醫師在FB分享正確的快篩方式,如果走錯方向就戳進腦袋了! -
感染Omicron與感冒如何分辨? 醫師:咳嗽的咳法不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61近期本土確診個案屢創新高,COVID-19的疫情進入以Omicron為主的流行樣態。不過大家都知道,Omicron以輕症為主,目前的輕症率仍維持99%的高點,僅少數人出現肺炎症狀;但可能讓很多人誤以為只是小感冒。如果我有症狀,我應該以為是Omicron還是當一般感冒呢? -
鼻子也會發霉!一直聞到怪味道 就醫檢查竟拉出黴菌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600長安醫院耳鼻喉科林恆甫醫師表示,引起鼻部異味的原因有很多,像是黴菌或細菌感染、鼻黏膜病變、萎縮性鼻炎、鼻內異物,甚至是鼻咽癌等,可由鼻內視鏡、鼻竇X光片或是電腦斷層掃描來做鑑別診斷。若長期反覆的鼻竇炎未經妥善的治療,還可能影響周圍的器官:例如壓迫眼眶周圍造成眼周感染及複視;或者往上進入顱內感染造成意識改變等神經學的症狀。 -
跳舞能增強心臟健康 還能強化大腦功能預防失智症發生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425每天散步和吃營養食物,可以幫助你看起來更年輕,但最近有研究發現,有一種活動不僅能增強心臟健康,還能增強大腦功能,那就是跳舞。最近許多研究都發現,跳舞不僅有助於身體健康,還可以增強腦力並避免失智症。 -
講座報名/手抖不停是巴金森氏症? 專業醫師開講解析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415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醫師將於3月5日星期六下午,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1室(台北市徐州路2號4樓)受邀主講「手抖、動作慢? 『巴金森氏症』的預防與治療」公益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