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隨著漫威電影《永恆族》(Eternals)上映,在全台掀起一陣觀影熱潮,而網上有不少人討論該選一般數位版本還是選擇iMAX版。然而,小心為了享受身歷其境的視覺效果,反倒讓自己頭暈想吐!先前有1名女性為感受iMAX的聲光場景,買票時只剩前5排座位,整場觀影過程螢幕過近加上眼前狂閃過許多快速畫面,整場電影看完後,該女居然頭暈不止想嘔吐,就醫檢查後,發現因iMAX電影誘發前庭功能紊亂,引起周邊性眩暈症。
眩暈跟頭暈一樣嗎? 這2種症狀該怎麼區分?
一般「頭暈」的感覺是「頭昏昏、腦鈍鈍」,身體左右搖晃,好像站在小船上,身體浮動搖擺,但不會伴隨噁心、嘔吐;而「眩暈」發作時則感到周遭事物天旋地轉,嚴重還會失去平衡,無法站立。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解釋,耳朵的內耳構造由蝸牛體、前庭及三半規管組成,前者主司聽覺能力,後者掌管平衡功能,當一段時間維持著相同姿勢,頭部左右移動、眼睛近距離緊盯著大螢幕快速閃動的畫面,便可能引發頭暈目眩的症狀。
眩暈2大類型以周邊型眩暈占大宗 焦慮、壓力容易引發
眩暈症可分為「周邊型眩暈」和「中樞型眩暈」2大類型,約9成以上的患者為內耳前庭不平衡引起的周邊性眩暈,也可簡稱內耳型,包括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耳部前庭及三半規管之神經發炎或梅尼爾氏症;中樞型眩暈通常是腦血管疾病、腫瘤等引起,治療較為棘手。
周邊性眩暈屬於現代文明病!主要致病原因為緊張、焦慮和壓力,這些因素都會造成內耳血管收縮,而一旦血液及養分供應不足時,便會造成內耳神經萎縮,產生眩暈的症狀。李宏信醫師指出,尤其是生活作息晝夜顛倒、長期處於高壓環境工作或休息不足等,容易影響體內平衡系統作用,是眩暈症的高風險族群。
眩暈治療是長期抗戰 保持「內耳神經復活」為治療準則
至於該如何治療眩暈呢?李宏信醫師說明,針對急性期的眩暈症治療,多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多餘的鹽份和水份,以達到降低內耳淋巴液排出的壓力的目的。如果是天旋地轉的症狀已經到很嚴重時,此時必須掛急診來解除急性眩暈;在病情獲得穩定後,治療上會以增加血液循環藥物,來增加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恢復內耳組織及神經之功能,進而達到治療及不易復發的目的。
在長期治療方面,則會加強神經滋養、血管擴張藥劑,讓內耳的血液通暢、養分足夠,內耳平衡系統就會逐漸恢復作用。若經常復發的病人需耐心持續服藥一段時間,內耳生理功能改善才能恢復正常,避免常常復發的困境而影響生活。
許多人抱持著眩暈治不好的觀念,而導致不敢出門,生活屢屢受限,但其實只要找出病因,對症下藥,及早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期內治療,多數病人都能緩解,及不再容易復發。
醫師提治癒關鍵:遵醫囑、莫停藥
眩暈及耳鳴都是內耳病變所引起的,耳鳴病人是長時間或整天都聽到耳鳴,很困擾及難受,醫師叮囑病患要長期服藥治療,病患都會接受,直到耳鳴音量改善變小、改善好轉才能逐漸停藥。但頭暈及眩暈的病患,雖然發作時非常恐怖及難過,不過只要吃藥或僅平靜休息,症狀就很快消失,因此他們就會認為自己已經治癒而停藥,要其繼續服藥,就認為沒有必要而自動停藥。李宏信醫師表示,雖然的確很多人痊癒,但對有病史及嚴重者,還是必須得耐心服藥3或6個月,直到內耳生理功能完全改善恢復。否則病患很容易時常復發,而長期生活在恐懼中,是不值得之事。
李宏信醫師也提醒,平時應維持生活規律、減少壓力、睡眠充足,飲食清淡、避免飲用酒或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在急性或是容易發作的情形下,應避免身體強烈轉頭,特別是頭部的急速轉動,因為這動作會使內耳前庭三半規管內的淋巴液刺激管內平衡神經,發生錯覺而產生眩暈症;及減少血管受到刺激而緊縮的機率,以免造成內耳缺血而組織壞死。並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等數值。此外,平時也應避免坐車時閱讀或長時間盯著手機,多方做好日常保健、避免過勞和焦慮,才能預防眩暈復發。
相關部落格
-
突發性耳聾幾乎發作於單耳 錯過黃金治療期恐喪失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95造成突發性耳聾的主因有內耳血管阻塞、病毒感染,前者發生機率最高的為三高患者,後者則以皰疹病毒(HSV)最為常見,其餘少數個案可能是外力傷害造成,如外力撞擊、鞭炮聲、煙火,及自體免疫疾病使正常細胞遭受破壞,其他包含癌症、細菌感染等。 -
換季鼻子像水龍頭關不住! 想根治鼻過敏須先了解成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73該如何永久的擺脫鼻過敏的困擾呢?「鼻過敏患者的症狀通常難以根治」,李宏信醫師表示,最常見的藥物治療或採鼻噴劑抑制過敏的方式,雖然短期之內能見效,但只要停藥不久就會再度復發。 -
黑眼圈、咬合不正、暴牙害你變醜! 鼻過敏可能是禍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705至於有鼻過敏的人為何會變醜呢?李宏信進一步分析,是因為當鼻黏膜腫大時,會造成鼻塞、難以呼吸,導致患者很自然地就會張口呼吸,而用口呼吸的影響就是口乾舌燥、睡覺時習慣舌頭下移,又長時間張口呼吸,容易造成打鼾形成呼吸中止症,導致門牙會被往前推而產生暴牙或咬合不正。 -
跨年演唱會倒數! 突發性耳聾求診人數恐再有一波高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577根據耳鼻喉科門診觀察,跨年晚會後的1周內,往往是突發性耳聾求診的患者人數激增的高峰期。李宏信醫師說,突發性耳聾的醫學定義是指,3天之內、連續3個聲音頻率,發生超過30分貝聽力喪失的,是1種急症。雖然醫界對於其致病機轉仍不甚明確,但普遍認為與長期處於高分貝環境中、病毒感染、壓力、糖尿病、內耳血管病變……等有關。 -
內耳3病症相互影響 耳鳴、眩暈、重聽逗陣來難招架!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66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許多耳鳴病患會因為初期耳鳴症狀不明顯,僅夜深人靜時才聽得見,因此忽視耳鳴不做積極治療,直到發生眩暈或重聽時,才驚覺內耳疾病會相互影響,甚至同時發生,內耳疾病接踵而來。然而,耳鳴、重聽和眩暈又有「內耳疾病3兄弟」之稱,主要是因為這3種疾病存在相互關聯性,三者發生主因與內耳的前庭、耳蝸和耳蝸旁的3個半規管等之病變有關。
延伸閱讀
-
突發性耳聾幾乎發作於單耳 錯過黃金治療期恐喪失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95造成突發性耳聾的主因有內耳血管阻塞、病毒感染,前者發生機率最高的為三高患者,後者則以皰疹病毒(HSV)最為常見,其餘少數個案可能是外力傷害造成,如外力撞擊、鞭炮聲、煙火,及自體免疫疾病使正常細胞遭受破壞,其他包含癌症、細菌感染等。 -
講座報名/耳鼻喉科名醫開講 戰勝耳鳴、眩暈和鼻過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56台灣季節變換時,日夜溫差變化大,很容易誘發過敏症狀,鼻過敏與鼻竇炎都是國人常見的疾病,發作時的症狀包括流鼻水、流鼻涕、鼻塞和頭痛。 -
醫師整理「頭暈7大原因」 你的頭暈是屬於哪種類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158許多中老年人清晨起床時總覺頭暈、走路不穩,嚴重時還會噁心嘔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周友芳表示,頭暈成因眾多,例如,眩暈、腦幹及小腦的病變或中風、姿勢性低血壓等,除了藥物治療,還應配合前庭復健。 -
換季鼻子像水龍頭關不住! 想根治鼻過敏須先了解成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73該如何永久的擺脫鼻過敏的困擾呢?「鼻過敏患者的症狀通常難以根治」,李宏信醫師表示,最常見的藥物治療或採鼻噴劑抑制過敏的方式,雖然短期之內能見效,但只要停藥不久就會再度復發。 -
講座報名/耳鼻喉科專家開講 戰勝耳鳴、眩暈和鼻過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447李宏信醫師受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的邀請,將於3月5日星期六下午,為現場民眾講解「專業醫師教你 如何完勝耳鳴、眩暈、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