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兒童內分泌科
-
使用抑制劑治療中樞性早熟 是否影響孩子未來生育力?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13邱巧凡醫師說明,GnRH促進劑在兒童中樞性早熟治療的長期觀察研究,效果與安全性皆有良好成績。但在成年後「生育能力的影響」因牽涉到需要較長時間的追蹤與嚴謹臨床試驗設計,對照組的收案與長期追蹤也相對不易,故這方面的研究相對少很多。 -
照骨齡了解孩子發育狀況 成功「轉大人」顧好2大關鍵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95「不同時期的成長,速度大不同。」李翊誠說,出生足月的新生兒身高約落於50公分上下。出生第1年平均長25公分。出生第2年平均長12.5公分。進入青春期之前,每年至少平均要長4至6公分。在寶寶3歲之前,成長發育最關鍵因素為充足的營養與甲狀腺素。前者可以避免罹患缺鐵性貧血,或因維他命D缺乏而造成「佝僂症」,而甲狀腺素則是腦部發育關鍵荷爾蒙。 -
小時候胖就是真的胖 年僅15歲就已70公斤確診糖尿病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70315歲小晴(化名),從小就是「白白肉肉」,高一入學檢查時身高164.3公分、體重70.5公斤,BMI為 26.12 kg/m2,空腹血糖高達296 mg/dL,經轉介至醫院後確診為第2型糖尿病,目前在兒童內分泌科規律治療中,病情控制良好。 -
男童因肥胖影響陰莖發育 錯誤荷爾蒙治療反釀性早熟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477媽媽覺得不放心,帶著他到地區醫院就診,抽血發現膽固醇高達230 mg/dL(正常值<200 mg/dL),雄性激素 0.09 ng/mL,黃體激素0.11 mIU/mL。當時醫師認為阿嘉是因為體重過重導致雄性激素過低、陰莖短小,於是開始給予男性荷爾蒙注射治療,治療後雖然變得比較明顯,但沒想到過了1個月,才10歲的阿嘉聲音竟變得低沉,臉上也開始出現青春痘,這時媽媽覺得不太對勁,帶阿嘉前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求診。 -
小四男童後頸與腋下皮膚暗沉洗不掉 竟是糖尿病惹禍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6070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劉明侑表示,黑色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是因為身體的血糖上升,導致胰島素大量增加所引發的皮膚現象,好發在體重超重、肥胖的青少年或成人,臨床上被視為糖尿病的警訊。 -
兒童佝僂症影響孩子發育 醫師揪岀5大問題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008小志(化名)因為動作發展遲緩,以至於到了1歲半仍無法站立,雙腳甚至出現O型腿,而被帶往門診就醫。雖前往多處醫療院所求診,但無論是骨科、兒童復健科、甚至兒童神經科醫師都找不出確切原因,因此轉介至兒童內分泌科檢查。 -
小時候胖不是胖? 別拿阿嬤的話當肥胖藉口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906常聽長輩說,「小時候胖不是胖」,或是說「小時候胖一點,有肉才能抽高」,但現在這樣的說法可能有必要重新釐清了。媒體報導指出,台灣兒童肥胖居亞洲之冠,此外,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在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兒童肥胖已成全球問 -
做好血糖控制 糖友小子也有快樂童年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1為了妥善控制思筠的血糖,媽媽每天到校替她測量血糖、打針和測量午餐食物份量,順利走過近5年每天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的日子。全家用行動證明,只要控制好血糖,不但可以避免糖尿病的併發症,如視網膜、血管、神經及腎臟病變,而且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活得多采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