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兒科醫師
-
台灣兒少確診與MIS-C低通報? 羅一鈞:需長時間觀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43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在今(2)日直播中,提出我國0到17歲兒童與青少年的染疫通報與MIS-C通報都有低通報情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MIS-C的發生時間很長,現在談低估太早了。羅一鈞表示,因為確診到出現MIS-C大約需要觀察1到2個月時間,過去有10幾週之後才發生的,「現在講低估太早了」。同時目前通報條件算是寬鬆,都是臨床醫師自行判斷,一般兒科醫師反映疑似腸胃炎或病毒感染者還是會報進來。因為這並非強制通報病症,如果沒通報也不會處罰,因此估計是看趨勢。 -
2歲童同時驗出3病毒! 師曝:疫情讓孩子抵抗力像白紙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417過去我們的口罩戴得緊,減少出門,認真防疫,雖讓所有人都健康,在解封之際卻帶來「免疫負債」的意外狀況。日前有醫師提出「免疫負債」一詞,說明兒童缺乏對病毒的免疫力,可能會使兒童感染狀況更加嚴重;小兒科醫師陳木榮在13日發文提醒,1名2歲男童住院,在身上驗出3種病毒,使他驚訝到說話都停頓了。陳木榮醫師提醒父母應及早帶孩子接種流感疫苗。 -
醫憂流感、肺炎雙重感染恐導致死亡再攀升 羅一鈞釋疑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63近期開始接種公費流感疫苗,而天氣轉涼,以及「免疫負債」海嘯,各界預期流感的感染者會增加。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有研究指出Omicron與流感的雙重感染不容易造成重症。 -
首揭兒童長新冠症狀! 咳嗽、喉嚨痛、耳朵痛排名前3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9447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地都發生部份染疫患者有諸多持續的身體不適症狀,目前醫界稱之為「後新冠或長新冠症候群」,且兒童患者在這方面的資料甚少,而我國至4月期間才開始有新冠病毒在社區大幅度的流行,其中,大約有20%是屬於青少年及兒童,這些染疫後的兒童有1至3成的機會,會出現後新冠或長新冠症候群,影響日常生活及課業學習,他們的長期照護值得國家與醫界長時間關注。 -
這些危險因子恐致新生兒呼吸陣喘 剖腹產也是其中之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30妊娠36週又3天出生之新生兒,出生體重為2335克,母親由於宮縮頻繁,以致在送抵醫院路程中即由產道娩出。出生後雖有間斷地宏亮哭聲,但呼吸次數一直在每分鐘70下併有微微呻吟聲,疑為新生兒呼吸陣喘(TTN)轉至新生兒中心照護治療。 -
小孩耳朵變史瑞克!蚊蟲叮咬造成耳朵變形 醫師提解方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93有網友在粉絲團分享,自己的小孩不知為何耳朵腫到完全變形,變成完全不一樣的形狀。隨後不少網友說,自己的小孩也曾腫成長方形,有如史瑞克的耳朵。醫師表示,這通常是因蚊蟲叮咬造成,可透過些許藥物以及冰涼毛巾冰敷來改善。 -
挖鼻孔、用力擤鼻恐致鼻前庭炎 細菌亂竄可能小命不保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27不少人覺得鼻子癢癢,就想伸出小拇指去抓,順勢在鼻孔裡挖出點「黃金」。然醫師提醒頻繁挖鼻孔,可能造成鼻前庭的感染;而因為鼻子位在「危險三角」內,一旦細菌亂竄,可能威脅生命! -
輕症確診者狂咳5周以為後遺症! 就醫才知感染黴漿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84台中1名輕症確診者,咳了5個禮拜,以為是新冠肺炎後遺症,未料前往烏日林新醫院檢查後發現是黴漿菌感染,對此,過敏氣喘科主任暨小兒科醫師賴永清表示,根據臨床發現,確診者如合併黴漿菌感染,恐會讓「長新冠」咳嗽症狀更加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