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健康促進
-
充實國民飲食營養概念! 國健署聘百位營養師深入社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06為提供完善的營養照護服務,預防及延緩長輩的衰弱和失能,國民健康署於全國成立43處「社區營養推廣中心」,今年更擴大營養師人力,從聘請64名擴大至124名營養師走入社區。 -
響應世界口腔健康日 國教署扎根計畫推動幼兒口腔保健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399國教署說明,透過校園輔導團介入模式,幼兒園推動口腔保健策略除檢視幼童潔牙工具使用的適切性、推廣6歲兒童第1大臼齒窩溝封填政策服務,並辦理教保服務人員口腔保健增能研習與家長講座,提供口腔保健相關知識及協助幼童潔牙,以降低幼童齲齒的發生,維持良好口腔健康。 -
高血糖警訊別忽視!男子因昏迷送急診 一驗血糖竟破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83許多看似常見的症狀,其實可能暗藏高血糖危機!開業小兒科家庭醫學科診所院長許惠春指出,臨床時常遇到病人是因為一些不具特異性的症狀來求診,例如口渴、泡泡尿、傷口癒合慢、皮膚搔癢、性功能障礙、反覆感染或感冒長時間沒好等等,經檢查才發現是高血糖所導致。 -
上班族長期久坐埋下健康隱憂! 簡單3招擺脫活動不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972020年世衛組織(WHO)「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指出,久坐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第2型糖尿病發生率有關,建議18至64歲成人每週應該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或是75分鐘的劇烈強度運動 ,並提出「分段累積身體活動量」與「1次完成」同樣有助於健康,例如:1天運動30分鐘,可以分成2次15分鐘,或3次10分鐘完成,即使不能達到建議活動量,少量的身體活動依然好過於不活動。 -
長者運動新體驗!樂齡健旅串聯運動 北投復興公園展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756台北市北投區擁有豐沛的公園綠地與溫泉景觀特色,健康休閒資源得天獨厚,然而,根據北市政府衛生局111年針對65歲以上長者功能評估分析結果發現,北投區長者行動異常比率高居台北市12區之首。此外,過往調查也發現,長輩持續運動的比率偏低,為了改善此現象,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特別因地制宜結合該區地理優勢規畫「樂齡健旅串聯運動」模式,優化長者的運動體驗,強化持續運動行為。 -
落實護眼「3010120」原則防近視 國健署推動多項措施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848近視是1種疾病,年紀越小如果近視,加上日常生活又沒有強化護眼行為,度數就會隨著年齡快速增加,平均每年會增加75至100度,很快就會變成高度近視,若控制不佳,恐增加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白內障及視網膜剝離等傷害眼睛之風險,甚至還可能導致失明。國健署吳昭軍署長呼籲家長多注意,孩童在12歲前應掌握「遠視儲備量」,以降低近視後迅速成為高度近視的風險,並應提醒孩子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遵守「3010120」護眼原則,以促進視覺發展,減少近視發生風險。 -
糖尿病「富貴腳」!患者足部受傷難癒合 恐有截肢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246奇美醫院護理部糖尿病衛教護理師陳明惠宣導,預防足部病變第1步,糖尿病患應按時服藥、正確攝取飲食及養成運動習慣,積極控制血糖。病患可搭配自我監測血糖或裝置連續性血糖監測儀,了解血糖現況,以作為調整藥物劑量或生活習慣的依據,並按時回診定期做神經及循環檢查。 -
運動科技新趨勢! 國健署應用AI提供全新健康管理方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11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運動科技與健康促進息息相關,透過生理數據追蹤、虛擬教練指導、穿戴式裝置、AR實境體驗等,不僅改變了人們對身體活動的看法,也提供了更全面、個性化與科技化的健康管理方式,國民健康署及12個縣市一同攜手辦理「Move Into Life X 健康新生活」運動科技成果發表會,分享運動科技推廣場域驗證的經驗,並提供現場互動體驗,打造科技感與身體活動結合的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