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健保制度
-
治療自閉、過動症孩童 研究:藥物搭配這成分更有效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811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張倍禎主任表示,真正接受專業治療的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少之又少,原因不外乎是大眾對於看精神科的負面印象,擔心會留下紀錄、孩子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等。然而,早期的介入和預防可以降低社會經濟負擔,也有許多證據支持早期營養介入可以保護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的腦部神經發展,例如有關妊娠期Omega-3脂肪酸不足的研究發現,Omega-3脂肪酸攝取不足與孩子出生後的認知發展遲緩有相關性。甚至兒童的發炎指數或體內Omega-3指數,未來也將會是評估孩童對治療反應的重要指標。 -
健保25周年漲價壓力難扛? 目前準備金低於1.5個月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444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在活動中指出,2013年實施2代健保開始,民眾納保率約99.8%,相當於2390萬人,特約醫療院所佔全國93%,尤其健康存摺今年突破5百萬人,8月增加就醫簡歷新功能,民眾可以自己察看每年就醫次數,健保使用點數,繳交多少部分負擔等,對於民眾查詢自己健保使用狀況能夠很方便查詢。 -
臺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 卸下白袍實踐公衛理想
醫藥衛生 / NOW人物3896陳秀熙談起當初選擇脫下白袍,轉戰公共衛生社區服務的心情,有感而發地說:「這個社會仍需要加入一點異質性,要有不同跨領域的人才培育,才可維持台灣於健康醫療領域上保有的頂尖地位。」為讓健康醫療更多元,必須要有醫療背景的專業人士,逐漸引入其他理工文社範疇,而陳秀熙,就是在時代變化下,最早受到衝擊的一群。 -
聽見病友的聲音 臺灣病友聯盟推「病友參與權」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660在2016年以前,台灣病友相當弱勢,在健保署共同擬定的會議中,並無任何席次與發聲管道,早期許多相關會議對病友團體相當不友善,除了無視於病友建議,甚至有些人認為病人只會裝可憐、博取同情。經過長時間磨合,直到2019年初,才成功爭取到讓病友也能出席,得以讓病友對相關議題發表團體觀點,成果可說是得來不易。 -
迎接超高齡化社會 馨生活聯盟化危機為商機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8根據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及內政部統計,臺灣預估將於2026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活躍老化」,強調提升每1位老人的健康與生活品質,能讓社會更美好。 -
台灣慢性腎病照護輸歐美? 原來問題出在這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016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去年公布「全球健康照顧可近性與品質評比結果」,台灣總排名居全球第45名,在慢性腎臟病照護領域只獲得50分,還輸給坦桑尼亞的65分。對此,台灣腎臟醫學會相當不服氣,在提出相關研究報告後,《刺胳針》最新期刊還給台灣醫界一個公道。 -
醫大校友聯合會集學界力量 促醫療產業國際化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002目前國內醫療界仍有許多層出不窮的問題,像是健保制度或是基層醫療服務功能萎縮的困境等等,這些不只會影響醫療相關產業本身,與社會大眾、醫療、保健、生命安全相關,因此需要一個共同的溝通平台,讓各醫療產業或學術界的先進、專家一起集思廣益,發展國際醫療產業,為人類健康提供服務。 -
平均癌症新藥給付得等上782天 癌友含恨而終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689越來越多病友團體提出健保改革,和信醫院藥學進階教育中心陳昭姿主任認為,病友代表應該進入健保決策的共擬會議,癌症病友團體願意「和政府共同負擔癌症新藥」,顯見病人團體瞭解健保的財政困境,願意一起商議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