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偏遠地區
-
腦中風搶在黃金4.5小時內送醫 可降低失能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99據統計,因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自97年1萬663位上升至107年1萬1,520位,全台平均每47分鐘即有1人死於腦中風。鄭建興表示,腦中風多半好發於60至70歲的熟齡族,但隨著飲食、生活型態的改變,有近2成患者年紀較輕。 -
克服偏鄉缺電 可攜式超音波掃描器突破限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30超音波掃描是1項成熟的人體器官檢查技術,但對於電力不足的偏鄉地區,卻是難以負擔的醫療措施。烏干達1家新創公司最近開發了1種新的可攜式掃描機,不需要龐大的設備,只要與筆電或是智慧手機連結就可以進行掃描,大幅降低孕婦產檢的成本。 -
心律不整恐導致休克 遠端照護降低死亡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27心律不整需要長期追蹤,甚至每半年就要回診,造成生活上極大不便,現在醫院引進了遠距監測照護系統,可以更即時的追蹤病情,降低死亡率! -
老人家覺得生活無趣 醫:留意失智症重要警訊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9老人家如果突然對於生活、外界事物失去興趣,小心這就是失智症警訊。一項針對40歲以上民眾失智症認知的網路調查發現,許多人自認了解失智症,但對於初期警訊卻仍停留在一知半解,約有5成4的人忽略「對生活突然失去興趣」是失智症的重要訊息。 -
衛福部公布病主法細則 病人可放棄維生醫療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21《病人自主權利法》將於108年1月6日正式施行,為使該法能順利如期實施,衛生福利部於107年10月3日發布《病人自主權利法施行細則》及《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之醫療機構管理辦法》等配套法規,釐清相關疑義與執行細節規定,包括末期病人、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狀態或極重度失智等4類得實施預立醫療決定之臨床診斷標準。 -
罕病結節硬化合併癲癇 恐造成腦損傷影響智能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9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神經內科醫師蔡政道指出,結節硬化症病童被暱稱為「小瓢蟲」,因為到了青春期時,臉部皮膚顏色偏紅,且長出白色斑點。除了外觀上的變化,小小瓢蟲最怕頑固性癲癇,如果未能及時治療,情況嚴重可能造成腦損傷影響智能。 -
聖誕鞋盒送愛心到偏鄉 傳遞用藥知識守護健康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186藥害救濟基金會執行長陳文雯表示,因偏鄉醫藥資源較缺乏,孩子們接觸醫藥知識的機會較少,因此基金會除了準備愛心禮物放進鞋盒之外,會內的藥師也發揮其專業,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寫下各式叮嚀小卡片,讓孩子了解正確就醫、用藥安全和健康飲食等觀念,並鼓勵孩子除了照顧自己的身體之外,也要關心家人的健康。 -
肝炎篩出率雲嘉南居冠 14人中1人C肝帶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81肝基會於民國100年至104年共五年間,到全台各地為民眾進行免費肝病抽血篩檢, 21縣市 總篩檢人數14萬3,520人,共篩出C肝患者人數6,043人,篩出率平均約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