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伏地挺身
-
犁田後連毛巾都無法擰 檢查才發現是軟骨撕裂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99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賴禹呈表示,根據臨床經驗,約有2成急診患者因車禍、運動傷害、負重工作或跌倒造成手腕外傷,但部分患者在事發當下手腕並沒有明顯痛覺,直到手腕疼痛持續2周以上,且出現痠脹、無力感、握力減低、手腕扭力變差等,以致日常生活受限(如擰毛巾、轉開瓶蓋、打球等),才會赴醫接受進一步檢查。 -
在家做運動提升免疫力 3招鍛鍊身體不讓病毒入侵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6568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含勞務、家務、交通及休閒活動等)不足為全球死亡前10大危險因子,約有21%~25%乳癌及結腸癌、27%糖尿病及30%缺血性心臟病,都是因身體活動不足所造成。對此,國民健康署提供居家適度運動的3個妙招,讓您在室內也能鍛鍊好身體,提升自我防疫能力。 -
伏地挺身連續做幾下? 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5421一項新的研究表示,能做大量的伏地挺身,不僅僅是力量的象徵,也代表心臟狀況健康,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 -
做5下伏地挺身 高血壓患者主動脈剝離險喪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828「高血壓患者是主動脈剝離的高危險群」彰基健康促進中心主任劉晏孜說,適度運動可以降低血壓,但高血壓患者如果運動過度激烈,就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
容易「臉紅脖子粗」 當心眼中風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55新竹國泰醫院眼科醫師陳瑩山說明,男大生原本就有近視400度,矯正後視力1.0,發病後經眼部電腦斷層、黃斑部視野檢查與眼底攝影,確認右眼上方血管已破裂,雖緊急使用眼內藥物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治療,但視力已經受損,僅能恢復至0.8。 -
中老年人體型偏瘦 骨鬆風險高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065國民健康署結合台北醫學大學實證研究中心以及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等,將國內「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翻譯成英文版,投稿至美國國家臨床指引交換中心NGC(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在今年7月15日正式獲得刊載,成為國內第一個獲NGC收載登錄之臨床指引。 -
男性瘋練人魚線 下腹肌扭傷患增加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778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洪家佩指出,想鍛鍊肌肉,除了方法正確,還得循序漸進,一旦姿勢不對,或是次數過多、速度過快,肌耐力支撐不住,就容易產生運動傷害,如鍛練腹肌時最常引起後背肌肉拉傷以及下腹部扭傷。
-
健康動起來》強健骨骼與肌力 請你這樣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80想要預防骨質疏鬆症,強健肌肉除了每日攝取足夠鈣質及優質蛋白質,還需要規律而持續的運動。研究發現,重量訓練則可以讓骨骼承受足夠的壓力,產生對抗反應,進而減少骨質的流失,提高骨質密度,增加骨骼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