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人工血管
-
胸悶半年才就醫 檢查發現胸腔長出14公分罕見畸胎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666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柯志霖表示,個案半年前開始胸口悶痛不舒服,本以為是工作勞累,還特地休息幾天,沒想到悶痛沒好,還跟著呼吸不順感覺喘,
安排電腦斷層檢查,驚見病人心臟正上方縱膈腔長出約14公分腫瘤,巨大腫瘤大過心臟,而且壓迫到無名靜脈,正常1公分的血管壓迫到僅剩0.2公分。
-
乳癌治療人工血管拆不拆? 調查:7成癌友想擺脫
癌症新知 / 乳癌96乳癌防治基金會公布1項以台灣乳癌病友為對象,所進行的人工血管裝置問卷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只要情況許可,7成癌友希望盡快移除人工血管,如果出現過感染症狀,則是百分之百希望遠離人工血管。 -
腳中風誤認足底筋膜炎 下肢動脈栓塞險截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283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嘉修指出,造成腳中風的主因是老化及血管動脈硬化,或併有血栓形成,導致血管狹窄或阻塞。如阻塞發生在冠狀動脈,就會產生心肌梗塞,要是塞在腦血管,就會造成腦中風,如發生在下肢動脈,則為下肢動脈栓塞。 -
主動脈瘤手術風險高 新術式縮短救命時間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36台中1名63歲的男子,就醫時發現心室擴大、冠狀動脈狹窄,更危險的是有1顆6公分大的主動脈瘤,隨時可能致命。由於傳統手術至少需要1個半小時,醫院宣布將與德國心臟外科專家合作,引進新技術,手術時間可以縮短至30分鐘,可望增加成功率。 -
53歲男心臟衰竭險喪命 靠心室輔助系統獲重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00心室輔助系統是一個幫浦,幫助收縮無力的左心室將血液輸送到主動脈,用來治療重度且藥物無法控制的心臟衰竭。 -
洗腎廔管感染破裂 七旬老翁險喪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862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醫師宋鎮宇表示,須裝置洗腎廔管的患者,包括腎衰竭、慢性腎衰竭或是急性腎衰竭,需要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洗腎)者。洗腎廔管對於洗腎病友來說等同於維繫生命的重要關鍵,若疏忽了洗腎廔管的衛生及保養,可能引發嚴重的廔管感染或破裂危機,洗腎廔管通路的功能會影響透析的品質及效果,所以必須維護它的安全與衛生。 -
微創人工血管支架 高齡人瑞喜獲新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943新光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林佳勳表示,新光醫院迄今共施行200多例微創性主動脈人工血管支架手術,年齡超過85歲者有20例,高齡90歲以上者則有5例,其中二位最長者皆為97歲,吳爺爺為胸主動脈穿透性潰瘍,另一位患者則是胸主動脈瘤。 -
乳癌轉移化療新藥 注射省時少副作用
癌症新知 / 乳癌3371102年6月廖女士回診時發現,乳癌復發且已轉移至骨頭、肺臟、肺臟,令她沮喪。一想到要待在化療室中三、四小時,忍受刺鼻藥味,化療後帶來的噁心、嘔吐,以致無法下床,需長時間臥床靜養,身心巨大負擔讓她萌生放棄治療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