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事前
-
想存臍帶血?食藥署說明簽約注意事項 善用5天審閱期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281家中有新生命到來時,部分家長會考慮儲存新生兒的臍帶血,為了未來做準備。然大家看到相當多的臍帶血相關資訊,銷售人員講得資訊相當多,但儲存費用不低,因此對臍帶血有正確的認知,相當重要。食藥署提醒,衛生福利部在100年9月8日頒定「臍帶血保存定型化契約應記載與不得記載事項」,規定業者不得以任何形式或廣告,保證現在存的臍帶血以後可用在遺傳性、血液或其他疾病等效果。 -
高血壓最新標準! 醫曝:防治從「治療」趨向「預防」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6022高血壓的危險族群注意!台灣高血壓醫學會與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在2022年5月,將高血壓的標準從140/90mmHg下修至130/80mmHg,血壓控制在130mmHg以下,預估可降低約26%至30%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目前衛福部國健署有針對40歲以上民眾進行公費的成人健康檢查,其中就有包含血壓及慢性代謝疾病的檢查,每3年可免費檢查1次,根據檢查結果找出疾病或代謝問題,建議民眾不妨多加利用。 -
高端保護效益「記名投票不公開名單」 5大張圖卡說明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699隨著9合1大選日漸進逼,有關高端疫苗的討論尚未止息。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日提出5大張圖卡,詳細說明近期相關討論與爭議。不過說明前,他先面色凝重地說明一件最新回應: PTT傳言有位丁姓醫師,是審查高端報告的專家之一;王必勝強調,媒體報導與網路傳言的丁醫師,不是高端報告審查會議列席專家。「我再說一次,媒體報導的,他不是審查高端效益報告的14位審查專家之一。」 -
10月13日開國門倒數計時! 網友最關心5大問題1次看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445全球疫情逐漸趨緩,民眾引頸期盼的邊境終於要開放了!在行政院與指揮中心宣布10月13日「0+7」上路,以及提高入境人數上限,等於是走向與其他國家相同的開國門,不僅因疫傷害至深的旅遊業者為之振奮,不少民眾直呼總算可以出國了,從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擠滿換護照人潮即可見一斑。但你徹底了解防疫措施嗎?出入境防疫指引,以及該遵守的事,仍是國人關心的議題,鬆綁後出入境的新規定,在社群媒體上引發討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個月內「邊境鬆綁」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有關網友熱議的5大問答排行。 -
登山新手必看!網友提7大注意事項 出發前一定要做到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405近年登山成為台灣相當熱門的戶外休閒運動,山上的天然美景與新鮮空氣吸引許多人爭相加入登山客的行列,但如果沒有事前好好做足準備,卻很有可能遭遇意外風險。究竟登山新手在行前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1年內「登山注意事項」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登山前需要遵守的重要觀念。
-
四分衛阿山無預警眩暈送急診 醫揭可能徵兆千萬別大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69關於眩暈,李宏信醫師說明,主要成因有2種:首先,是腦部出現病變,當血管破裂、阻塞或中風等都會造成眩暈;其次,則是內耳的三半規管出現病變,像是內耳神經積水、三半規管的淋巴液腫脹、甚至病毒入侵,導致內耳神經受損,皆會讓人有天旋地轉之眩暈感,症狀發作時相當不適。 -
疫情鬆綁挑戰三鐵躍躍欲試 運動傷害頻傳該如何治療?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4529近來骨科門診觀察發現,部分民眾因為在運動過程中姿勢不良或是過度訓練,導致運動傷害的個案頻傳,提醒民眾在訓練時應多加留意。倘若發生急性運動傷害,朱家宏醫師建議,先以「PRICE」緊急治療:保護(Protect)、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接受緊急治療後,接著再做物理治療,或進一步採取增生療法。朱家宏呼籲,想參加三鐵賽事的民眾,在賽事前應經過專業且正確的指導,並接受足夠的訓練量,在運動前做足熱身及伸展運動,也不要忽略適度讓身體休息。廖研宇醫師也建議,在運動過程中,要正確補給營養品及熱量,飲食方面也要注意營養均衡,適度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這些都是預防運動傷害不可輕忽的準備工作。 -
防疫焦慮讓偏頭痛患者頻頻發作 專家曝微創治療新選擇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252打新冠疫苗會有偏頭痛的副作用嗎?整形外科暨偏頭痛治療權威醫師,同時也是國際偏頭痛手術醫學會在東亞地區唯一審核認證的正式活躍會員陳信宏指出,目前並無足夠數據能證明,不過確實有少量研究顯示,長期偏頭痛患者打完疫苗後偏頭痛的發作率比沒打疫苗的人高出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