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醫部
-
天氣熱老是中暑 吃冰反而散熱不易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216今年(105年)52歲江女士長期以來每逢高溫就頭昏腦脹,不舒服就去洗頭或請人按摩,痛到受不了就找家人刮痧,或吃冰品緩解疼痛。這一、兩年邁入更年期後,狀況沒有好轉,反而頻率更高,蹲下站起的瞬間,頭昏的症狀更加明顯。 -
寶貝異位性皮膚炎罵罵號 藥浴止癢無副作用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236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任許堯欽說明,異位性皮膚炎有所謂「發癢→搔抓→濕疹三部曲」,形成「癢癢抓抓、抓抓癢癢、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的惡性循環。幼兒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時,皮膚容易乾燥發炎、不斷脫屑,長期皮膚搔癢。嬰幼兒期的皮疹好發於臉上或身體兩側,兒童期則長在脖子、手彎、腳彎等屈側處。 -
男老師睪固酮下降情緒低落 更年期非女性專利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119從事教職的盧先生在年初發現自己對許多事失去興趣、情緒低落現象增加,就醫檢查後發現罹患了睪固酮低下症,經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任謝政興評估後,開立塗抹式睪固酮凝膠治療,盧先生須每3個月回診,經過一年的追蹤治療才得以恢復健康。 -
冬病夏治成效顯著 三伏貼可改善鼻過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0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區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內科主治醫師劉佳祐表示,台灣屬海島型氣候,空氣汙染嚴重,孩童體質過敏比例高,反覆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這些都是體質虛弱的常見病證。 -
肝硬化腹脹水腫 中藥治療成效佳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35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林睿珊說明,蔡先生去年11月底因肝硬化在他院住院治療一個月後,出院後持續服用利尿劑來減輕腹脹及雙腳水腫,但治療反應並不理想,不僅症狀反覆,且服利尿劑後易感到頭昏不適,加上體力差、全身明顯倦怠,必須中斷工作,在家休養。
-
失眠引起蕁麻疹? 女子長年抓破皮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709 -
溫補茶飲穴位按摩 冬季養生抗寒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224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楊淑君醫師表示,中醫傳統認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說明冬令進補是調養身體,應付寒冬及儲備身體能量的好時機,但每個人體質不同,進補方式也不同。 -
白露入秋轉骨 讓孩子成功轉大人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035今年中秋正好與二十四節氣的「白露」同一天。楊成湛指出,中醫有所謂的秋冬養陰的觀念,也就是在秋冬調養好體質,為了來年春夏陽氣生長順利而奠定基礎。而白露是入秋的分界點,秋冬是最適合服用中醫轉骨方的時機,為隔年成長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