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
-
骨質疏鬆悄悄來襲 近8成患者直到骨折後才知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51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林高田表示,邁入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症已成嚴重議題,在50歲以上女性中,每3位就有1位因骨鬆而骨折;男性每5位就有1位,比率相當高。 -
髖骨骨折1年內死亡率 高過乳癌末期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547老人專科醫師姚偉明表示,目前醫學治療骨鬆採用雙磷酸鹽藥物、荷爾蒙替代療法、抑鈣素等方式,大多只有預防骨質繼續流失的功效,最新發現的「褐藻寡糖」,則是能夠兼具抑制破骨細胞和活化造骨細胞的雙重效果。 -
弘大啟用骨折聯合照護服務 幫苗栗鄉親攔截骨鬆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665依據苗栗縣戶政服務網最新資料統計,苗栗高齡人口比例高達16.18%,高於台灣高齡人口比例14.81%,骨質疏鬆症急診就診率位居全台第5,成為刻不容緩的健康議題。有鑑於此,弘大醫院於6月率先啟動骨折聯合照護服務(Fracture Liaison Service,簡稱FLS),與國際照護標準接軌,預計3年內可以讓335名患者受惠,大幅提升當地病人的照護品質。 -
髖骨骨折沉默殺手 一年內死亡率同晚期乳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22髖部骨折比晚期乳癌更恐怖,治療1年死亡率還高達2成!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祕書長陳崇桓指出,髖骨骨鬆、骨折已成銀髮族的大敵,不少人在骨折後才知道自己嚴重骨鬆,必須長期臥床,增加感染風險。 -
髖骨骨折沉默殺手 一年內死亡率同晚期乳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83髖部骨折比晚期乳癌更恐怖,治療1年死亡率還高達2成!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祕書長陳崇桓指出,髖骨骨鬆、骨折已成銀髮族的大敵,不少人在骨折後才知道自己嚴重骨鬆,必須長期臥床,增加感染風險。 -
骨鬆用藥停看聽 專業醫師教你如何選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26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骨質疏鬆特別門診主治醫師劉東桓表示,目前在台灣第一線治療骨鬆藥物主要有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控劑(口服)、雙磷酸鹽(口服或靜脈注射劑型)、類保骨素(皮下注射)及鍶化合物(口服)等。在台灣由於國人對於口服骨鬆藥物的服藥順從性不高,因而無法達到降低骨折的風險,隨著皮下及靜脈注射劑型(有每隔3、6個月或12個月注射一次的劑型)逐漸盛行,大幅增加骨鬆患者治療的成效。目前在台灣第二線治療骨鬆藥物為合成副甲狀腺素,為每天皮下注射,約要施打一年半,造價昂貴一個月要一萬多元。 -
「護骨」行動要趁早 面對骨鬆遵循醫囑最給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58當骨質內孔隙變大、骨骼密度變小,骨含量減少就會使骨骼顯得疏鬆脆弱,就容易發生骨折。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暨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骨鬆專科醫師鄭本忠表示,在骨鬆專科醫師的治療指引中提到,因骨鬆造成骨折常見發生於髖部、手腕上和脊椎三部位。其中任一部位符合骨鬆診斷,男性近23%、女性41%,年齡層多為50歲以上,女性曾動過子宮手術或男性有服用類固醇等特殊用藥,也易導致骨質疏鬆症提早發生。 -
「老倒縮」是老人通病? 醫:骨鬆患者較常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472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暨嘉義長庚名譽院長許文蔚表示,一般人總認為「老倒縮」是一種正常老化的現象,但實際上,這種情況並不會發生在健康的老人身上。臨床上,中老年人會出現「老倒縮」的情況,常因骨質疏鬆引起脊椎壓迫性骨折,進而造成的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