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毒症狀
-
用高血氧醫治一氧化碳中毒! 有效緩解症狀降低後遺症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63台南今年初發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奇美醫院陸續收治22名患者,聯合跨科部團隊,透過高血氧治療成功緩解病患初始症狀,也未出現後遺症。 -
涼拌食物?熱菜放涼再冰? 「9NG行為」恐釀食物中毒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59依據食藥署資料指出,常造成食品中毒的主要致病菌有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霍亂弧菌、肉毒桿菌等。常見的食品中毒症狀包括,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及虛弱等,有時候甚至會伴隨血便或膿便。 -
疫情期間採買少不了根莖類 馬鈴薯、地瓜發芽能吃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8疫情期間又逢酷熱,菜價飆漲,耐放的根莖類食物如:馬鈴薯、地瓜成為許多人採買的最愛,但如果冒出綠芽,還能吃嗎?北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冒芽馬鈴薯含有「茄鹼」(Solanine),這是一種神經毒性,即使削掉發芽部分,煮熟煮爛,仍具有毒性,千萬不能食用。 -
水產常見魚類組織胺、河豚毒素中毒 專家教你如何避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7根據食藥署108年食品中毒資料,在所有天然毒素中,以「組織胺」所引發的中毒機率最高,主要在於四面環海,漁產豐富,只要氣溫一高,又未冰存,就會提高中毒風險。 -
1家4口誤食樹菸草中毒 顏宗海:有毒野菜吃了恐致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47顏宗海表示,在中南美洲民俗療法中,部分會使用到樹菸草,因此不僅台灣曾傳出誤食,在國外也有針對誤用樹菸草研究,發現樹菸草的毒藜鹼成分,具有類似尼古丁反應,如果不小心誤食,約5分鐘至3個小時就會出現症狀,一開始會有嘔心與想吐等症狀,慢慢轉變成心悸或頭痛。 -
全台高溫不斷刷新 食物不新鮮易引發中毒嚴重恐致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56食藥署食品組科長江仟琦表示,108年台灣食物中毒總共503件,人數6499人,常見原因包含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諾羅病毒等,食物處理人員雙手沒有清潔完全,或是清洗食材水源不乾淨,在高室溫下存放,很容易滋生細菌引發食物中毒,5至9月氣溫較高,經常發生食物中毒事件。 -
沒明顯腐臭味還能吃? 夏日食物中毒往往因為太疏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95台大醫學院毒理學教授暨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治醫師姜至剛表示,仙人掌桿菌在放大鏡下觀察,很像仙人掌的外型,經常能在環境灰塵中發現,當食物沾染到帶菌灰塵,如果環境合適就會快速增長,環境溫度在10至50度都能讓仙人掌桿菌活動,特別在溫度30度左右,最適合仙人掌桿菌繁殖,產出大量毒素。 -
避免汞中毒損傷神經 110年起含汞血壓計將全面停產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799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張文靜表示,目前國內藥局幾乎不再販售含汞血壓計產品,絕大部分為電子式血壓計,已無汞中毒疑慮。民眾在購買相關醫材時,應該注意包裝上是否有衛生福利部核准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