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據統計,國內未成年使用毒品終身盛行率約1%,每100位未成年者就有1人使用毒品,國衛院最新研究證實,與青少年濫用毒品最相關的因素為高風險家庭、休學中輟,以離開校園的關連性最高,與一般青少年相較,中輟生濫用毒品風險高出81倍。
國衛院研究:從家庭、個人、學校3層面 找出青少年藥物濫用高風險因子
研究證實,青少年期是嘗試及開始使用非法藥物的高峰階段,一旦濫用非法藥品,將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與社會發展造成不良影響,若用藥年齡愈小,對未來的負面影響愈大。
為了解青少年濫用毒品的原因,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陳娟瑜合聘研究員團隊分析2013年至2016年教育部藥物濫用學生個案輔導管理系統資料,這4年來共有1605名國中生使用非法藥物,進一步分析,用藥者與高風險家庭服務(家庭層面)、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治療(個人健康層面)及中輟輔導措施(學校層面)等關連性。
結果顯示,在非法藥物使用上,使用愷他命占83%、安非他命17%。另使用非法藥物國中生屬於低收、貧窮家庭占比25.6%,為一般族群青少年低收及貧窮家庭7.9%的3倍。使用非法藥物國中生家人使用毒品者占16%,為一般族群青少年家人使用毒品者8倍。
研究發現,在服務系統利用上,使用非法藥物國中生為高風險家庭者占11.4%,是一般族群青少年的14倍,而就學中斷占35%,更是一般族群青少年輟學81倍。
▲經過4年追蹤,35%曾使用非法藥物的學生再次被通報,所幸分析發現,高風險家庭介入服務有其必要性,可降低非法藥物使用風險達43%。(圖/國衛院提供)
如何做好青少年非法藥物預防? 應強化教育、社政及醫療系統等跨領域合作
陳娟瑜表示,分析曾使用非法藥物的國中生其家庭與社會背景,普遍較一般族群青少年面臨更為劣勢的條件,如更高比率來自經濟弱勢家庭,或有家戶成員曾涉及毒品相關行為。近9分之1曾接受高風險家庭服務(現為脆弱家庭服務),曾經輟學的比率更高達3分之1,而這兩項數據皆遠超過一般青少年族群。
經過4年追蹤,35%曾使用非法藥物的學生再次被通報,所幸分析發現,高風險家庭介入服務有其必要性,可降低非法藥物使用風險達43%。此外,曾經輟學的青少年非法藥物再通報的風險則提升46%。該研究成果已於2025年1月份刊登於成癮醫學權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
如何做好青少年非法藥物預防?陳娟瑜建議,應強化教育、社政及醫療系統等跨領域合作,在社會福利體系中針對高風險家庭提供毒品防治教育、在校園毒品預防方案中建立親師合作機制,並主動接觸高風險學生家庭、強化中輟學生對非法藥物接觸的風險評估。
政府跨部會合作強化青少年藥物濫用防治! 研究成果提供政策參考
研究團隊與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及保護服務司合作,將相關研究成果提供作為政策參考,期望透過推動早期介入、跨系統合作及實證導向的整合性服務,能有效降低毒品對青少年健康及發展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衛福部保護司科長黃瑞雯表示,社安網於民國107年開始佈建,迄今全國已有156處社福中心積極輔導脆弱家庭。此研究具體列出家庭貧窮、家人用毒、輟學等風險因子,未來將在社會安全網內加強相關服務及輔導。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保健食品開封後乾燥劑、棉花該留還是丟? 藥師來解答
▸經常後腳跟痛? 復健科醫師教你7招緩解足底筋膜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