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連珮妤/嘉義報導】60歲的王媽媽(化名)因眩暈長期反覆發作,吃藥未見改善,抽血檢查未發現貧血、高血脂問題,由子女帶媽媽來看診,診間發現患者身型肥胖、脖子較粗短,且問診時家屬反應,王媽媽的鼾聲可從2樓傳到1樓,且有健忘問題,經過睡眠檢測發現,王媽媽患有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經過正壓呼吸器治療2星期後,眩暈症狀不藥而癒,健忘情形也獲得了改善!
睡眠呼吸中止症恐增耳鳴風險 醫揭4大關鍵原因
嘉義長庚耳鼻喉科蔡明劭主任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顧名思義就是人在睡眠期間發生呼吸暫停導致缺氧狀況,而此症會影響內耳,造成突發性耳聾、增加耳鳴、眩暈機率,主要與以下4個原因有關:
1.夜間間歇性缺氧:夜間間歇性缺氧除了會導致內耳器官供氧不足,同時也會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與增加血液黏滯性,使得內耳血液循環不足,進而提升眩暈風險。
2.打鼾引發震動使血管變窄:打鼾所引發的高頻率震動會使頸動脈壁發炎、增厚與阻塞,而阻礙血液流動,使內耳血管缺血缺氧,進而引發眩暈與耳聾等症狀。
3.打鼾的震動能量直接導致內耳損傷:內耳的耳蝸和3個半規管是非常精細微小的結構,若經每晚6至8小時持續打鼾震盪,可能損傷內耳神經,造成耳內淋巴液擾動,導致耳鳴與頭暈症狀。
4.聽力損失:打鼾的聲響可高達50至80分貝,其中80分貝已等同摩托車喇叭聲,長時間持續暴露於噪音中,不僅會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聽力損失,更有研究指出,打鼾者的床伴因長時間暴露同等噪音,也會導致聽力損失。
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 耳聾風險為正常人的2倍
睡眠呼吸中止症男女病徵有著差異性,男性常見症狀是鼾聲如雷、開車度咕與注意力不集中;女性常見症狀則是情緒起伏大、心情憂鬱、失眠、頭暈與頭痛。由於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耳聾風險為常人2倍,民眾若發現出現單耳或雙耳突然聽不見,一定要儘速就醫,因臨床上發生突發性耳聾的患者有1/3是完全無法恢復的!
蔡明劭醫師特別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在一般成人盛行率約15%,男女比約3:1,但60歲以上則有超過6成罹患率,且男女比例接近1:1 (70%男性和56%女性),故年長女性應更警覺是否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
3族群突發性耳聾風險高 及早進行居家睡眠檢測有助預防
蔡明劭醫師表示,突發性耳聾高風險族群為年長者、糖尿病患和肥胖者,目前尚無方法能有效預防,但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會是1個可能的預防之道。另外,突發性耳聾病患若能及早進行居家睡眠檢測,了解自身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並治療,有望保護內耳功能與聽力,降低未來再次發生突發性耳聾的風險。
資深睡眠技師洪曉菁闡述,居家睡眠檢測透過認證醫療設備就能在家中簡便收集睡眠關鍵的生理數據,如睡眠呼吸中止症指標AHI(Apnea- hypopnea index)和血氧濃度等資訊。這種檢測比傳統方法更為簡便,利用少量線路,即可取得必要資訊,並提升了患者的舒適度,降低因環境改變導致的睡眠困擾。在美國,居家睡眠檢測已成為主流,有效縮短了患者的等待時間。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運動風切恐引起眼睛乾澀不適? 醫曝乾眼症治療2方向
▸【下班聊健康】不想毛手毛腳!除毛大小事專家解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