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micron感染比較特殊的症狀是喉嚨發炎,建議可食用比較不刺激又容易下嚥的滑潤食物,例如:(1)木瓜、(2)牛奶(少糖)、(3)原味優格、(4)豆花、(5)布丁、(6)蒸蛋(不要太鹹)、(7)白煮蛋蛋白、(8)橄欖油或苦茶油等。(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亞洲換心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也確診了,他在第一時間發訊給院內同仁,分享自己罹病經驗,在400多字短文中,提醒3大重點,並建議員工如也染疫,可多吃8種容易下嚥的食物、3種能舒緩不適的藥物。
據了解,魏崢5月15日PCR結果陽性,確診染疫,主要症狀為喉嚨發炎、喉嚨痛到喝不了水,還一度發燒到38.5度。他在給院內同仁的短信中提及,「Omicron病毒非常容易傳染,最近員工很多染疫,我也不例外,雖然多是輕症,但有時候也非常不舒服。」他首先提醒,在染疫生病之際,最需要注意的3大重點是:
▸重點1:水分供應充足。
▸重點2:藥物使用無虞。
▸重點3:充分的營養補充。
魏崢指出,「這次感染比較特殊的症狀是喉嚨發炎,痛到連喝水都不行,在此提供一些個人經驗供大家參考」,建議同仁多多食用比較不刺激又容易下嚥的滑潤食物,例如:(1)木瓜、(2)牛奶(少糖)、(3)原味優格、(4)豆花、(5)布丁、(6)蒸蛋(不要太鹹)、(7)白煮蛋蛋白、(8)橄欖油或苦茶油等。
此外,務必充分補充水分,才能化痰,如果喝清水容易嗆到的話,可以木瓜牛奶或豆花代替,吞服藥物時亦然。
至於藥物部分,退燒止痛首用普拿疼(本院名稱depyritin),每天不要超過5顆,但它不具消炎作用;對喉嚨嚴重發炎者,celebrex效果可能更好,但每天不要超過2顆;Brown mixture則可以止咳化痰。魏崢提醒,如果有自己無法處理的狀況,尤其呼吸困難,請馬上掛急診。
更多NOW健康報導
▸「小滿」時節頭昏身體沉重感明顯 中醫養生少不了這帖
▸幼兒染疫腳痠腳痛、走不動 當心可能橫紋肌溶解症惹禍
延伸閱讀
-
社區診所發放家用快篩增37據點 時間延長至12月31日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3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表示,考量目前國內COVID-19疫情逐漸趨緩,但全球COVID-19疫情依然嚴峻,且變異株影響疫情回升之風險威脅持續存在,為持續保持警戒及加強社區監測,指揮中心將自2022年7月1日起再延長COVID-19社區加強監測方案至今年12月31日。 -
兒童MIS-C個案再添8例! 首例年紀最小僅7個月大男嬰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2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30)日宣布新增38,942例本土病例,以及新增118例死亡。今日死亡個案中較年輕者為20多歲未接種疫苗的男性,有神經系統疾病,長期臥床,在住院時發現兩側肺炎與低血氧,呼吸衰竭。住院時有給予瑞德西韋,最後仍因呼吸衰竭過世。而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共有78例,其中MIS-C有23例。 -
輕症確診者狂咳5周以為後遺症! 就醫才知感染黴漿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34台中1名輕症確診者,咳了5個禮拜,以為是新冠肺炎後遺症,未料前往烏日林新醫院檢查後發現是黴漿菌感染,對此,過敏氣喘科主任暨小兒科醫師賴永清表示,根據臨床發現,確診者如合併黴漿菌感染,恐會讓「長新冠」咳嗽症狀更加延長。 -
兒童也會長新冠6成出現累咳喘 醫:確診兒注意5大症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271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說明近1個月以來,有百名兒童因長新冠就醫,6成兒童有疲累或喘的症狀,醫師引用美國研究發現,18歲以下兒少的長新冠盛行率高達25%。 -
中重症+180! 最小MIS-C個案1歲男童康復後高燒3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6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8)日宣布新增180例本土中重症以上個案(含先前提供過的個案);今日新增1例MIS-C個案,同時公布長照機構的感染現狀與投藥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