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核酸檢測vs.快篩試劑 1張圖帶您了解差別在哪裡!

13030
王澍清 報導
1張圖了解 PCR與快篩
▲許多民眾搞不清楚快篩試劑與PCR核酸檢測檢測方式的差異,1張圖帶您了解有何不同。(圖/NOW健康製作)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擔心被感染,許多人排隊等待做快篩,若出現陰性則雀躍不已,要是陽性可就笑不出來。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臉書貼文表示,如果患者患快篩報告為陽性,會有2個壞消息,第1個就是快篩結果是陽性,第2個壞消息是醫院和檢疫所皆無空房,只能回家觀察與休息,若病況有變化盡速至急診。


疫情嚴峻,連著幾天總確診案例均高達5、6百,雙北醫院瀕於崩潰邊緣,連加強版集中檢疫所也快被擠爆,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未來快篩陽性、輕症確診者在家休息,將成為常態。


許多民眾搞不清楚快篩試劑與PCR核酸檢測檢測方式的差異,從去年起,台灣以PCR核酸檢測來篩檢新冠病毒,這項檢測可確認從檢體中是否含病毒的遺傳物質,優點在靈敏、準確率高,即使體內僅有少量病毒,也可被驗出。


但缺點為耗時、昂貴且需要專業設備及人員操作適用情況,通常約需1至2天工作天,台灣檢測費用平均約5、6千元,部分醫院則需7、8千元。由於耗時、需要較多人力及設備,在確診人數較少,且未出現社區群聚感染時,大都採用PCR核酸檢測,但如果疫情爆發開來,感染人數眾多,這套檢驗方法就捉襟見肘、緩不濟急。以加拿大為例,許多行政區域只針對出現症狀、曾和確診者接觸過的民眾進行PCR檢測。


至於快篩,可分為抗體檢測(檢測檢體中是否含有病毒的抗體)、抗原檢測(檢測檢體中是否含有病毒的抗原)2種,目前以後者為主,檢驗時間短,在半小時內,就能得是否被感染,但缺點為準確率較RT-PCR低,易有偽陽、偽陰性。


全球爆發疫情,迄今已近1年半,期間不少專家學者呼籲政府採用快篩,瞭解社區感染狀況,但指揮中心總以偽陰性過高為由,拒絕使用。直到5月11日萬華爆發社區感染,14日才首次開始使用「快篩」試劑。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快篩試劑可用在疫情流行地區,對於其他非流行地區用則不適用。無論快篩結果為陰性、陽性,仍需再進行PCR核酸檢測,如果陽性,立即通報


儘管如此,在指揮中心防疫物資清單上,仍沒有「快篩試劑」這1項,這與台灣防疫政策以「圍堵」、「邊境管制」為主有關,從未想過社區會出現大規模群聚染,即使已有多家生技業者開發出靈敏度、特異性均超過90%的快篩試劑,甚至可以銷往國外,指揮中心仍輕忽快篩在防疫上的重要性。


更多NOW健康報導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太凶猛 治療超前部署延長存活期
▸乾癬治療最怕自行停藥 中醫教你這樣做穩住病情防破口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