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明年將開放含有瘦肉精進口,外界懷疑是否對身體有不良反應,衛福部掛保證容許值內,不會有不當效應發生,但反方面思考,瘦肉精有沒有可能讓人體也能「減脂增肌」?事實上在動物代謝與高溫烹調下,肉品瘦肉精殘留已經很少,想要減少脂肪增加肌肉降低肌少症風險,運動與適當飲食才最重要。
北醫校友會教育基金會與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在10月17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肥胖症專科醫師劉伯恩為民眾解惑,講解瘦肉精與肌少症相關議題,百位以上聽眾前往參加。
瘦肉精養豬成本降低 瘦肉率提高增加獲利
劉伯恩表示,瘦肉精是1種乙型受體素,成分是萊克多巴胺,在上市前28天放入飼料中,每頭豬可以增加5公斤瘦肉、降低3公斤脂肪、減少18.5公斤飼料,可以提早讓豬隻到達銷售體重,對豬隻畜牧業者來說是1項利多,卻也引發爭議。
劉伯恩持續說明,豬隻養殖業者陸續發現,使用瘦肉精讓豬隻情緒變得很不穩定,在豬舍中顯得很躁動,其實瘦肉精是類神經興奮劑,藉由心跳增加提升中樞神經興奮度,加快體脂肪分解,然而也因此陸續有質疑出現,瘦肉精可能讓人體出現噁心、頭暈、心悸、血壓上升等,同中風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增加。
劉伯恩強調,飼料中的瘦肉精,在養殖動物體內大部分都會被分解,留在體內數量已經非常少,並且萊克多巴胺熔點約165至167度,肉品在高溫烹調下,特別是燒烤,能夠破壞瘦肉精,人體胃酸也會分解瘦肉精,瘦肉精會影響到身體的劑量非常少,如果異想天開想要用瘦肉精減重,恐怕要讓人失望了。
增加肌肉重要關鍵 蛋白質、白胺酸、碳水化合物
劉伯恩提醒,想要增加身體肌肉量,最重要就是攝取高品質蛋白質,並且白胺酸(Leucine)一定要多補充,白胺酸是刺激肌肉生成,最強支鏈胺基,人體沒辦法自行合成,必須由食物取得,海鮮、魚、雞、起司,並且維生素D也很重要,能夠維持肌肉與骨骼健康,平時因適量曬太陽,讓皮膚合成維生素D。
劉伯恩也說,澱粉類食物吃太少,也有可能長不出肌肉,增加肌肉關鍵不只是蛋白質,還要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例如米飯、麵食、水果等含醣類食物,因為醣類食物是運動最佳能量來源,運動時身體會先使用肝醣當作能量來源,如果肝醣使用完,沒有額外補充醣類食物,就有可能導致肌肉流失。
內分泌、久坐、營養不足、年紀 都是肌少症發生因素
劉伯恩特別說,人體大約在40歲肌肉量與大腿肌力都會開始下降,當肌肉減少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肌少症,原因包含內分泌變化、久坐、營養不足、號令肌肉活動的神經元減少等,一旦肌肉量不足,容易下肢力量不足,增加跌倒與失能風險,代謝也會發生問題,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都有可能增加。
劉伯恩提供1個肌少症自我檢測方式,兩隻手拇指對拇指,食指對食指形成1個圈,若沒辦法圈住小腿最粗的地方,肌少症風險仍然很低,但能夠圈處起來又還有縫隙,就有肌少症的高風險,最好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認身體肌肉量是否符合標準,了解要做什麼運動,增加攝取什麼營養,能讓肌肉可以增加。
下一場健康講座活動時間預訂於109年12月26日(六)舉行,如欲取得最新活動消息的民眾,請上網搜尋「北醫校友會教育基金會」或「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或撥打專線:(02)2391-5568洽詢。
更多NOW健康報導
▸提升牙齒美容術後滿意度 有請牙醫黑科技來幫忙
▸抗凝血藥物與深色蔬菜互斥? 專家:完全不吃顧此失彼
延伸閱讀
-
「反萊豬」連署人數飆升 消基會籲中央尊重食安自治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324消基會表示,經過4個月、5次與行政院、衛福部和農委會就萊豬進口的議題進行多次溝通後,消基會12月16日又赴立院黨團與各黨團辦公室深入討論萊豬進口台灣的民意風向和解決萊豬進口的解方,除了民進黨團明確表達「心意已決」,不用再溝通之勢,其他黨團都明確支持本會意見、參與連署,這是在立法院難得出現的「共識」,因為所有在野黨團都看出了民意之所向,唯獨執政黨團以為背負著十字架,卻是做著出賣人民健康的政治交換行徑。 -
不甜的水果不會影響血糖? 這些無糖食物也是陷阱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99飲食對糖尿病控制的影響非常大。營養師林孟瑜指出,飲食控制的主要目的,除了讓血糖變化能趨於平緩之外,還希望能從中獲得均衡的營養,維持理想體重,進而延緩併發症發生;只要患者能培養正確的飲食觀念,就能讓餐點豐富而多樣化,不再綁手綁腳地拘泥於某種單調飲食模式中,要藉由飲食來協助血糖控制,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
年紀越大基礎代謝率降低 再不運動當心變成「老泡芙」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575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指出,「基礎代謝率」是指人在人在安靜狀態下消耗的最低熱量,也就是躺著不動,身體也會因為呼吸、心跳、血液循環、消化吸收、維持體溫而消耗熱量。
-
清粥小菜防三高? 營養師:蛋白質不足恐肌少症上身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211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郭柏良說,蛋白質為人體必須營養素,不只是人體的血球、抗體、荷爾蒙等原料,更關係肌肉合成及骨骼發展。中老年人如長期蛋白質攝取不足,將導致身體無力、精神疲倦,嚴重時還將增加失能、死亡率風險。 -
秋天吃柿子正當時 相關飲食宜與忌營養師1次告訴你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327柿子被譽為秋季水果之王,因為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具有抗氧化效果,經常食用,可以提升抵抗力、預防感冒,加上口感柔細,適合牙口不佳的小孩與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