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白內障是常見的眼睛退化性疾病,臨床上常聽聞不少樂齡族擔心白內障手術會疼痛,即使覺得視力濛濛霧霧,寧可等到成熟了1次摘除,因此錯過最佳手術時機,甚至引起併發症,視力也無法得到良好的恢復。現今白內障手術已進展到低疼痛的微創方式,再搭配符合自身需求的人工水晶體,就能找回好眼力。
白內障不可逆,視力會不斷衰退,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白內障可藉由手術方式有效治療。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目前手術方式已廣泛進展到微創的「超音波晶體乳化術」,不須打針、不用縫線,採點麻藥的局部麻醉方式,傷口微小僅0.2公分,將白內障利用超音波的方式震碎後吸出,再置入新的多焦點人工水晶體,以往傳統手術需費時半小時,現在已縮短成10至15分鐘即可完成,不僅疼痛度降低,術後發炎、感染率也大幅減少,復原也快速。
因應不同人工水晶體的演進,從早期的單焦點到雙焦點水晶體,一直進階到現在的多焦點或3焦點的水晶體,目的是為了幫助眼睛找回年輕時的視力狀態。單焦點水晶體只能針對固定焦點,看遠處能達到清晰,但近距離如看報紙的時候則會變得模糊,所以必須配戴老花眼鏡矯正。現今科技光學的進步,多功能的多焦點或3焦點的水晶體問世,遠中近都能看得清楚,搭配抗老花水晶體,術後不須戴老花眼鏡輔助,散光度數高也能選擇抗散光功能水晶體,因應不同的眼睛狀況,都能有符合需求的水晶體可以矯正所有光學的問題。
陳逸川說明,當6、70歲的老人家來看診主述視力逐漸模糊,過去沒有近視或遠視,確認罹患白內障,希望回復良好的視力狀況,同時也不想受到老花眼鏡束縛,且日常社交生活仍活躍;抑或是因外傷、糖尿病或者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導致白內障提早生成的年輕型中年患者,這2類患者都建議可選擇抗老花或3焦點水晶體,提高日常生活使用的便利性。若有夜晚開車需求,就需要植入低夜間眩光的多焦點或全焦段人工水晶體。
此外,若罹患白內障前已有遠視200至300度,隨著年紀增長出現老花現象,眼睛的調節力會加速衰退,導致老花更嚴重、眼睛容易疲累,通常首度看診會主述除視力模糊,看物體也覺得很吃力,舉例而言,50歲沒有遠視的人配老花眼鏡僅需150度,同齡擁有遠視300度,老花眼鏡度數卻需配到450度,經過白內障手術治療後,原有的度數會歸零,置放新的人工水晶體就會減少原來遠視和老花的度數,看遠近都能輕鬆不費力。
陳逸川建議,白內障術前必須經過仔細評估檢查,依照每個人生活習性、用眼習慣等,與醫師溝通討論,再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才能達到滿意的結果,同時也可縮短術後適應期。再者,白內障術後應遵照醫囑,規律點藥、回診追蹤,初期應避免揉眼睛、勿讓自來水流進眼睛,微創術後約1周狀況就能穩定,2周就能回復正常。
相關部落格
-
角膜塑型恢復白天正常視力 適用大人小孩但這些人除外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219現代人長期接觸電子產品,容易用眼過度導致近視,為了矯正視力許多人會配戴眼鏡,但在日常生活中眼鏡有時會造成不便,為了解決此困擾,眼科醫師陳逸川建議,近視者可嘗試夜間睡覺時戴角膜塑型片進行矯正,白天時眼睛將可恢復正常視力。 -
你也是3C追劇族嗎? 眼科醫師曝:白內障恐提早報到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034眼睛正常的晶狀體是透明的,但隨著年紀老化,水晶體變得越來越混濁,視力就會慢慢變模糊,目前醫界研究認為,造成水晶體混濁最常見的成因為紫外線,除了最常見的老年性白內障,其他因素包括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藥水,或個人體質因素等;另外還有一種是外傷性白內障,以前眼睛曾受傷過、發炎,都可能引起水晶體病變。 -
上班族退休年齡再延長 白內障危機恐影響你的職場表現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897位於眼球內側、瞳孔後方的水晶體,具有將光線聚集於視網膜上並形成影像的功能,當原本清澈透明的水晶體變得混濁時,會擋住部分或全部光線通過,使視力變得模糊,這就是所謂的「白內障」,最常見的因素包含老化、眼睛受傷、遺傳、三高、高度近視或遠視等。 -
開學視力檢查近視度數暴增 疫情期間用眼習慣改變惹禍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570陳逸川醫師說明,長時間且近距離盯著字小、畫面擁擠的螢幕,容易使眼睛疲勞,建議使用3C產品上課時,盡量挑選大螢幕的平板或電腦為主,避免使用手機,眼睛與螢幕之間保持約40到50公分的距離為佳,並配合上課時間,每30至40分鐘休息10分鐘,休息時,視線應離開螢幕,讓睫狀肌得到放鬆,結束一天的課程後,也盡量不要再使用3C產品,閱讀也是如此,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是預防視力惡化的第一步。 -
疫情當前線上課程加深近視度數 控制惡視力方法有這些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265陳逸川醫師表示,近來學童的視力變差可能與目前的遠距上課有關,學童經常在上課時近距離盯著螢幕,下課時間又使用電腦或手機玩遊戲、聊天,導致整天都盯著3C產品,未適度休息,且有些學童家中因為設備不足,使用手機上課,由於手機畫面太小,需要更近距離觀看,容易使得眼睛更加疲勞,建議使用標準的電腦螢幕上課,並盡可能在線上課程的空檔遠眺或將視線轉移空曠的地方,看遠處能讓不斷調節焦距的眼睛放鬆,降低近視加深的機率。
延伸閱讀
-
角膜塑型恢復白天正常視力 適用大人小孩但這些人除外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219現代人長期接觸電子產品,容易用眼過度導致近視,為了矯正視力許多人會配戴眼鏡,但在日常生活中眼鏡有時會造成不便,為了解決此困擾,眼科醫師陳逸川建議,近視者可嘗試夜間睡覺時戴角膜塑型片進行矯正,白天時眼睛將可恢復正常視力。 -
角膜塑型片矯正近視知多少? 睡不足8小時效果打折扣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529食藥署表示,角膜塑型片(Orthokeratology,簡稱Ortho-K)為夜戴型隱形眼鏡,在睡眠時戴上鏡片,透過鏡片弧度控制角膜形狀,慢慢地使角膜變得平坦,進而達到暫時矯正近視效果。 -
睫狀肌拉「緊」報! 專家示警:眼疾恐接連提早來報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00要想保護眼睛,就必須先降低睫狀肌、水晶體、黃斑部的工作量,王孟祺醫師提醒,可以先從調整用眼習慣開始,即使上班族再忙,都應該每半小時撥空去上個洗手間、倒杯水休息;外食族可挑選少油、少鹽、蔬菜量豐富的輕食便當,透過多種顏色的蔬果補充花青素,幫助清除自由基,減輕對水晶體與視網膜的傷害。 -
黃斑部病變補充葉黃素有效? 醫師曝「1情況」須手術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2413C科技的進步與便利性的同時,也讓眼科疾病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其中包含近來有許多黃斑部病變的年輕患者,眼科醫師謝明宏指出,黃斑部是影響視力最重要的部位,以往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今因為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竟也會發生在30多歲的年輕人身上,使得黃斑部病變的預防及治療需求增加。 -
每天1顆雞蛋多蔬果配抗藍光鏡片 可降低藍光危害視力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583如何降低藍光危害視力?陳瑩山提出「內服外用」概念,每天至少吃1顆雞蛋,並攝取足夠的蔬果。使用3C產品時,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且保持適度距離。另配戴可以過濾藍光的鏡片。